美国金融危机短痛已甚 难计久长
[ 2008-11-27 09:02 ]
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文章:美国政府11月25日宣布,将向疲弱的信贷市场追加注资8000亿美元,其中6000亿美元用于购买房利美、房地美、吉利美和美国联邦住房贷款银行所发行或支持的债券,2000亿则用于购买同学生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和小企业贷款有关的证券。

即使在不久前,保尔森还宣称,鉴于效果不佳、耗资巨大,美联储(FED)将暂停收购信贷市场的不良资产,并暂停向国会从原定7000亿美元救市资金中申请新资金,然而他很快一一食言:出手“花旗”余波未息,8000亿美元、被《华尔街日报》称为“前所未有手笔”的救市新计划已赫然出台。

正如保尔森自己所解释的,由于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如果不追加救助,“市场的问题会严重得多”。

由于华尔街的声望和各类金融产品的资信大跌,“两房”等金融机构所发行的债券变得无人问津,上周房利美债券收益率比同期国债高出1.8%(9月份仅高出0.7%),投资者仍敬而远之。这种状况所造成的结果,便是证券市场资金流的呆滞,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突然发现,自己没办法搞到贷款了,不论买房、购车还是上学都变得困难重重,因为那些原本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机构,如今因债券滞销,变得囊空如洗。

显然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关键,并非美国人不愿投资,而是他们仍在担心,担心政府对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够,担心类似雷曼兄弟公司那样的事件重演,令自己的投资血本无归。正因如此,保尔森和美联储才不惜自食其言,而迫不及待地匆匆推出如此大手笔的救市新计划。

美国政府也并非不担心,这些钱投入华尔街的无底洞,结果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他们改变了前期的注资方式,采用了直接通过被救助机构发行新的金融工具的方法,从而不仅把钱投到想投的地方,还直接干预这些钱的流向和用途。

然而这样的做法从长远而言未必是最佳的。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分析的,这种“包到底”的注资方式,结果很可能让焦头烂额的华尔街巨头如释重负地躺在美联储怀抱里得过且过,而把巨大的危机包袱扔给政府和联储,最终不但令政府时刻牵挂这笔注资的回收问题,更可能减缓市场复苏的过程。

不仅如此,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赤字国家,其首期7000亿美元救市资金就已非国库所能给付,而要依靠巨额内债、外债,让美国人和国外政府、投资者替美国分担。最新统计数字证实,金融危机并未使美国的外债减少,中国等一些国家的增持(至少不减持)确保了美国金融和经济不至雪上加霜。然而此次美国政府又不声不响甩出8000亿的账单,大有逼人签单的气势,不论“债主”们买账与否,都会给国际金融秩序的重组和美国经济的恢复,构成极其复杂的深远影响。

问题是危机火烧眉毛,留给美国政府,尤其即将下台的布什政府的时间并不多,为救眼下之急,也实在考虑不了更多长久之计,正所谓短痛已甚,难计久长。

(陶短房 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