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危机:一个并非不真实的故事
(十一)三说AIG救助计划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先后陷入困境,美国政府的救助方式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支持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注资两房,放任雷曼倒闭,注资AIG,到出台7000亿美元一揽子救助方案,购买金融机构股权等,保尔森们始终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市场稳定和信心始终是政府在危机中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政府不会容忍任何可能造成系统性危机的事件发生。第二,最小化救助计划对纳税人的成本。
救助AIG同样是出于这种考虑。据报道,AIG共有超过1万亿美元资产,诸如印度的人寿、美国的轿车、飞机以及钻井平台都在其承保范围之内,业务遍及130个国家,如果倒闭,其带来系统性风险不言而喻。尤其是当保尔森想到了美国上千万老百姓的养老金、企业财产甚至欧洲的银行,如果不救AIG,危机将迅速穿透至实体经济,整个美国社会都会受到严重冲击。再者,AIG倒闭将使得对手方风险急剧放大,机构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金融市场活动和稳定性将受到打击。正如《华尔街日报》评论的那样,“没有人能准确预见AIG的崩溃可能造成的影响,但唯一清楚地一点就是那很可能是一场灾难。”
9月15日,几乎是在没有时间深入了解AIG财务状况的情况下,美联储宣布向AIG紧急注资850亿美元,避免了一场金融海啸的发生。联想到两天前,美国政府放任雷曼破产引发的市场恐慌,美联储今天的行动可谓干脆及时。然而,这种前所未有的救助方式也让所有人感到震惊,苛刻的救助方案带来了更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美联储“好心办了坏事”。细数起来,问题有三:
头一宗:惩罚过度,引发新的市场恐慌。在“太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胁迫下,美联储出手拯救AIG。但美国政府并不甘当慈善家,在“保护纳税人利益”和“不能触犯自由市场经济天条”的思想指引下,伯南克和鲍尔森向AIG开出了惩罚性的注资条件,把AIG几乎所有的股东和债权人统统赶出了“利益之门”。根据方案核心条款,AIG要向美国政府提供资产抵押,在两年之内偿还850亿美元债务,并支付12%左右(3个月LIBOR+850bps)的惩罚性高额利息。而且美国政府提供的850亿美元紧急贷款的优先权高于其他任何权利,只有当政府的贷款清偿之后才能考虑其他债权人的偿付。同时,美国政府将获得AIG 79.9%的股权,这种安排使得老股东权益被严重稀释,新的投资者也不敢进入。(实际上据内幕人士透露,美国财政部的态度是,如果可能的话,它会争取100%的股权。但根据美国《公司法》,如果股权大于或等于80%,他们必须同时购买公司债务,并且根据公允市值重新评估整个资产负债情况。这样会拖延时机,美国政府显然不愿这么做。)据悉,AIG曾向美联储提出将注资额度与股权比例联系起来,这样看起来更公平。例如美联储出资425亿美元,得到AIG 40%的股权。但被美联储一口回绝。财政部更是强硬表态:如果我们不要股权,不提供现金流,AIG将不得不宣布破产,现有股东将一无所获。这种前所未有的苛刻条款让投资者感到震惊,有人戏称美国政府已经变成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专门从事困境企业投资(Distressed Investment),不仅是救助,更要赚钱。
在救助问题企业避免系统性危机的同时,严厉惩罚管理层、股东甚至债权人,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是美国政府历来坚持的企业救助准则。救助AIG也不例外,它和美国政府处理两房乃至贝尔斯登都如出一辙。然而在惩罚投资者和维护市场信心之间存在微妙的平衡,过度的惩罚在脆弱的市场条件下可能造成新的问题。要知道,陷入困境并有可能导致系统风险的不止AIG一家,美联储的苛刻态度,让原本翘首以盼政府救助的其他金融机构股东和债权人陷入绝望和恐慌。救也是死,不救也是死。经过权衡,大家一致得出结论“三十六计,走为上”。在政府宣布救助AIG具体政策和雷曼的意外破产后,投资者很快意识到政府救助是来者不善,美国金融股造到大量抛售,9月17日标普500金融板块暴跌8.9%,之后一路震荡。金融市场的“恐慌传递链条”也很快形成,在美林很快找到避风港之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很快成为“恐慌攻击”的目标。其股价连续暴跌,代表其信用风险的CDS价格大幅攀升。在美联储胁迫之下,只好申请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
第二宗:救助成本巨大,美联储独力难支。过分的与民争利,使得投资者不得不选择远离市场,没有人愿意陪着政府继续玩下去,危机救助变成了政府一个人的独角戏。美国政府对待债权人和股东的粗暴行为,基本断送了市场救助的可能性。新的管理层也没有任何动力花费大力气从市场寻求支持,既然和美国政府绑在了一起,一切就都有了依靠。10月8日,美联储宣布再向AIG提供378亿美元的紧急贷款,原因是担心这家保险巨头可能再度出现现金短缺,这比当初承诺向该公司提供的资金高出近50%,表明AIG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几乎导致公司崩溃的复杂信贷衍生产品所致亏损的范围。美联储突然发现,它正被拖入AIG危机的巨大漩涡中。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国会已要求美联储在利用所获得的授权动用新资金时应迅速向国会领导人汇报。而一些市场人士也对这一消息感到不解。瑞银信贷分析师大卫•海文斯(David Havens)说,这家公司怎么能到了需要依靠政府提供近1250亿美元流动资金的地步?850亿美元已经够惊人的了。来自国会的政治压力和市场的质疑使它突然意识到,高处不胜寒,一个人的游戏并不那么好玩。
如果美国政府能够在一开始就以合理的股权投资方式进入AIG,提振市场信心,同时牵头部分私营机构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也许美联储并不需要动用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实际上,包括AIG老股东和大量私营投资机构都在美联储注资之前积极寻求为AIG提供融资支持,但没有美国政府的表态和支持,没有人愿意独自承担风险。
第三宗:强迫AIG卖身偿债,美联储进退失据。庞大的救助成本使伯南克和鲍尔森们面临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压力,为确保纳税人的利益不受任何损害,美联储要求AIG两年之内偿还全部债务,但短时间内AIG从哪里筹集那么多钱,无奈之下只好在美国政府的胁迫之下卖身偿债。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1日报道,深处困境的AIG即将进行大规模的资产出售。这让很多持币观望的投资者看到了“机会”,根据预测,这场大拍卖将吸引包括各国主权财富基金、私募基金及欧美保险集团在内的众多投资者参与竞投,一些潜在买家甚至已经开始对AIG的资产进行筛选评估,期望能从AIG身上捞点便宜货。
但是,随着美联储接管AIG,公司所有的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美国政府同意,包括资产出售,卖什么,卖多少钱。曾经趾高气扬的管理层对AIG的危机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但现在要充当“杨白劳”,给美国政府打工。从“救助”AIG的一系列政策来看,美国政府更像是“黄世仁”,任何人要想从它手中拣便宜无异于“虎口夺食”。在美国政府赚得钵满盆盈之前,这位“道德高尚的”新主子是不太可能贱价抛售资产,况且美国政府现在请来了“穆仁智”做纳税人的看门狗(摩根大通和黑石集团等是美国政府的财务顾问),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好对付。另外,在卖什么方面,美国政府是有底线的。海外资产都可以卖,但美国本土核心业务——财险和寿险等,关系民生和经济安全,绝对不会容许外国染指。
然而,美联储可以强卖却不能强买。在当前市场剧烈波动情况下,投资者避险情绪高涨,除非开出极优的条件,否则没有人愿意接手高风险资产。美联储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位置,进退两难。其实,对美联储强迫AIG变卖资产的行为,市场颇有微词。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AIG核心资产质量很高,它在很多方面依然稳健。如果给予其一定喘息时间,AIG完全有能力摆脱困境,并最终偿还美联储的所有贷款。
在局部或个体救助时,由于美国政府过分看重一时一事的纳税人成本最小化和自由市场经济信条,结果因小失大,使最主要的救助目标——维护市场稳定和信心得不到实现。市场就会以更激烈的崩溃“回馈”政府的吝啬行为,使纳税人损失更大了,同时这种崩溃促使决策者之间必须以更快的速度达成新的正确共识。正是意识到了对AIG粗暴的救助方式存在的问题,美国政府在紧急出台《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之后,在欧洲“社会主义救助方式”的启发下,宣布对金融机构实施新的股权注资方案时,据称将以不低于市场股价介入,不稀释老股东,不参与管理。与粗暴的AIG救助方式相比,真可谓天上地下,天翻地覆了。(一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