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能否峰回路转?
[ 2008-07-23 09:42 ]

7月17日,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欧盟贸易委员彼得·曼德尔森出席记者招待会。曼德尔森表示,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突破的机会在增加,但定于下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部长级会谈将会非常艰苦。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摄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自7月2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的30多个主要成员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为期一周的部长级会议,力争在削减农业补贴和农产品进口关税、工业品和服务业市场准入等问题上取得突破,以挽救岌岌可危的多哈回合谈判。

始于2001年11月、已历时近7年的多哈回合谈判,涉及世界65亿人口中55亿人的切身利益以及全球年贸易总额的97%。谈判至今仍陷僵局,主要原因是在以往的历次谈判中,欧美等发达国家一直拒绝大幅度削减农业补贴,却要求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工业品和服务业市场。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近日指出,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表示计划把现有的农业补贴和农产品进口关税分别削减70%和50%,并削减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品关税。他们同时表示,按照“对等原则”,发展中国家必须在投资、金融等服务业领域对其进一步开放市场。

发达国家对于农业问题的上述表态,确实有积极意义。目前,它们每年的农业补贴总额已达3000多亿美元,其中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为480亿美元,欧盟为450亿欧元。此外,欧盟还对进口农产品征收23%的高关税,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也效仿欧美,借助农业补贴和关税壁垒保护其农业。

上述做法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灾难性影响。借助于高额补贴和高关税,美国的农产品倾销全球,而欧盟和日本等国也把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拒之门外。这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凋敝和大批农民破产。

发达国家目前计划在农业问题上做出让步,与此同时,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业市场,尤其是金融业市场。它们试图借助其全球金融垄断地位,强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与资本命脉的控制和盘剥。而发展中国家在经历或目睹了近期金融危机的巨大破坏力之后,开始对国外投资和国际投机资本进行严格监管。那些放松国际资本管制的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等,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的比索危机中,其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遭到了灾难性打击,并因此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

发达国家强迫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市场的做法,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西方电影中一个经典镜头:一列不断加速的火车正在向另一列速度较慢的火车撞去,而已被人枪杀的火车驾驶员的右手,仍放在加速器的按钮上。面对发达国家操纵的飞奔而来的金融自由化“火车”,为避免发生类似于“火车相撞”一样后果严重的金融动荡与危机,发展中国家在自身金融体系和监管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只能对发达国家说“不”。

因此,多哈回合要想峰回路转,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兑现其在农业问题上的承诺,同时不要强迫发展中国家贸然开放其金融市场。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言,如果发达国家不削减并最终取消其农业补贴,继续强行推动全球金融自由化,它们试图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把损人利己的条款推销给发展中国家,同时希望不被其发现的企图,是无法得逞的。因为发展中国家已经识破了他们的骗局。(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为本报编辑辛本健 编辑:刘一川)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