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将易主 中国应秉承三大原则
[ 2008-07-15 14:34 ]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美国《侨报》7月14日发表时事评论文章说,事实上,过往不少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中为了迎合部分选民,往往在一些具体对华问题上说过头,而上台后又在政策上顺从选民,难免在政策上摇摆不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稳定下来。所以,在今年美国总统大选年的这段敏感时期,中国政府更应记住三大原则,防止事态朝着负面方向发展。

文章摘录如下:

姑且不论奥巴马这颗耀眼的新星能否再以摧枯拉朽之势,撼倒共和党人麦凯恩,成为美国首位非裔总统。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无论谁问鼎白宫,其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必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影响。如何面对美国总统易人,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炒作中国问题,已成为近几届美国总统选举的惯例。早前的两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战由于只是党内初选,多数提名人都只是集中精力于内政方面,较少拿对华问题说事。但从现在到11月“大决战”前,外交政策定会成为双方角逐的焦点。日益成为华府核心外交政策之一的美中关系,也将成为主要议题之一。尤其是随着美国经济衰退迹象日渐明显,当中必少不了要提及中国话题,如“贸易逆差”、“人民币升值”等决定走势的关键经济政策。

从乐观角度分析,中美两国近年在经济和外交上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双方关系改善有利于两国国家利益。不论奥巴马抑或麦凯恩谁当总统,其后对华政策基本路线还是要和中国保持接触。不过,这种看法也非绝对正确

。早在二战前,英德两国间的贸易额纷占对方的第一和第二位,但双方仍然交恶,可见经济相互依赖的高低绝非影响两国关系的单一指针。

事实上,过往不少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中为了迎合部分选民,往往在一些具体对华问题上说过头,而上台后又在政策上顺从选民,难免在政策上摇摆不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稳定下来。所以,在今年美国总统大选年的这段敏感时期,中国政府更应记住以下三大原则,防止事态朝着负面方向发展。

其一,避免触及美国的核心利益。当政治制度不稳定或处于危机中时,领袖往往能给国家带来强有力的影响。譬如罗斯福、希特勒,恰恰是因为他们在位时国家处于经济及政治危机中,才把领袖推到的风口浪尖。今时今日的美国,已渡过共产主义的威胁和“9·11”以来的困扰,要再出现一位强权总统难上加难。因此,中国在美国新总统上台初期,更要小心翼翼地发展,避免做出一些对美国核心利益有重大威胁的举措。否则,新人事新作风,新总统很可能以此为借口,认定中国的崛起给美国带来挑战,抛弃布什的“负责任利益攸关方”对华定位。

其二,适当让步。一般而言,新领袖执政初期,对外政策是最不稳定的。对美国来说,国内的制冲太大,如前几年的自由贸易思潮。克林顿在1992年大选中指责老布什纵容了中共,但其上台后还得回到现实,确立了“中美战略伙伴关系”。与之相比,近年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日益升温。随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盈余不断扩大,美国国内越来越多人担心中国的经济崛起会损害美国的利益。因此,中国政府有必要在竞选期间甚至新总统上台初期做出一些调整。

第三,继续加强与美国政府的信息交流。当国家面临的问题是非常规的,即标准的操作程序并不存在,或当情况模楜、信息不明确时,领导人的个性往往能对事件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对中美关系来说,过去十多年得以稳定发展,全因双方吸取了1996年台海导弹危机的教训,在重大问题上都会互动沟通。今年下半年,中国更应加强与美国在重大事件上的交流,以防因新总统上台不熟悉两国关系,而在一些敏感问题如两岸问题上闹出可能中的误会甚至剑拔弩张。(来源:中国新闻网 戴庆成 编辑:刘一川)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