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世界》系列之四
太平洋战争一爆发,美国政府立刻将境内的11万日裔美国人集中圈禁起来,直到二战结束后才放人。研究者常将这段历史和纳粹治下的犹太人集中营相提并论。日裔美国人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不及犹太人,但言下之意,政府践踏自由的逻辑何其相似。令人尴尬的是,践踏赢得了当时美国舆论的一致赞成。在战时数不清的苦难和堕落中,欧洲尚有辛德勒可以安慰千疮百孔的良心,多产救世英雄的美国,在此事上不得不自甘沉默了许多年。
照片常被用来应付人权或者国际法方面的指控。因此,矮个子、跛着脚的Dorothea Lange1942年被雇作摄影师,专门纪录圈禁点中的生活。这不是美国政府的发明。人常向照片求教真实,可惜事实常相反:苏联和法西斯德国无不深谙此道,大抵属于行政机关无师自通。和多数同样处境的同行一样,Dorothea Lange的工作没有自由可言;电网、了望塔、探照灯照例不许拍摄,不能和拍摄对象深入接触,不准拍摄荷枪实弹士兵,也不许拍摄意欲反抗的刁民,最重要的是,照片版权属于美国政府。她拍了多少照片,无从得知。许多底片不知去向。60多年过去了,忽然,有人在档案中发现了它们。
重新发现的照片出版后,Dorothea Lange的摄影艺术,尤其是她的政治观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褒扬。编辑将Dorothea Lange描述为笃信民主价值的平民主义者。在权力的镣铐中,摄影达致了真实:这一点被看作Dorothea Lange服膺民主的结果。
政治观点和摄影师的作品有什么关系?艺术风格与一张照片的真实性关联何在?Dorothea Lange在日裔美国人圈禁点的工作,被认为是确认了这两种关联。事实又是怎样呢?
在大萧条时期,Dorothea Lange为FSA(美国农业安全管理局)拍摄的饥饿的移民母亲肖像,是FSA摄影著名的代表作。这张照片朴素、直接,既不猎奇,也没有过度感伤;在日裔美国人圈禁点拍摄的照片,具有同样平实的风格。但这种风格对伸张正义没有帮助。这段历史被重提和质疑,最后迫使美国政府道歉,首先取决于人权运动的抗议,其次得益于历史学者的发掘工作。Dorothea Lange死于1965年,无缘得见受害者的权利得到申张。肉体灰飞烟灭无损一张照片的价值,正如作者活着对这种价值也无所增益一样。
笃信民主价值的平民主义者:这种描述对Dorothea Lange来说,并不出奇。我要说的是,艺术不能实现正义,她的信仰也不能保证照片的真实。
(汪伟 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