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会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之后再度落下吗?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在莎翁名剧《亨利五世》中有句台词:“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最近中东局势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展,正好为这句台词提供了最新和最鲜活的印证。在冷战结束后全球化高歌猛进的时代,短短数个星期的时间,中东局势就因为以军士兵被绑架事件而急剧恶化,大规模战争的阴云似乎再度笼罩在古老而多灾多难的中东土地上空。人们不禁要问,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会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之后再度落下吗?
其实,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除非拥有那传说中万能万灵无所不晓的水晶球,否则很难给出一个绝对准确的预测。从概率上说,冲突升级的风险不小,但战争爆发的几率不大。甚至以色列像1982年那样派遣大批军队全面入侵黎巴嫩的概率也不是很高。
首先,挑起冲突的一方没有全面开战的意图。此次黎巴嫩真主党袭击哨所并绑架以色列士兵的行动具有相当的突然性,事先几乎没有任何征兆。
其次,被拖入冲突的一方也没有表现出升级的意图。以色列的反应仍然是一种应激性的反应,而且还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到目前为止以色列的陆军仍然没有进入黎巴嫩,也没有传出陆军集结的消息。而以色列政府也给国际社会留下了一定的斡旋时间和空间。
最后,国际社会有非常强烈的控制能力和意愿。目前,联合国秘书长特使鲁德·拉森和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已经抵达了贝鲁特,意大利总理罗马诺·普罗迪也作为调停人出席了会谈。而在目前的会谈中,冲突双方的黎巴嫩和以色列方面都已经提交了比较明确的停火条件,这意味着只要能够实施有效的国际干预,这场冲突还是有可能比较迅速得到解决的。
当然,在对形势表示适当乐观的同时,但也不能忘记导致大规模战争的因素实际上始终存在的。
首先,以色列能否保持足够的自我克制?到目前为止,以色列是冲突中唯一的国家行为体,同时考虑到以色列和美国的特殊关系,它的任何行动都在阿拉伯世界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何正确引导国内民众要求实施强硬报复的情绪,克制派遣地面部队实施大规模彻底报复的冲动,将是奥尔默特政府面临的巨大考验。
其次,巴勒斯坦和黎巴嫩政府内的温和势力能否有效地控制各自的极端主义激进势力?事实上,现在的中东局势比上世纪80年代要复杂得多,这里的复杂性集中表现为涉及行为体的变化:类似哈马斯“卡桑旅”以及“真主党武装”这样的非国家行为体开始逐渐登上舞台,在引发目前冲突的两次人质绑架事件中,无论是选举产生的巴勒斯坦政府还是黎巴嫩政府,事先都不知道这些激进武装势力的计划和打算。
最后,就是来自外部或明或暗的偏袒和干涉。从目前的情况看,以八国集团为代表的大国对于中东地区需要保持平衡这一最终目的并不存在分歧,原本咄咄逼人的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陷入了尾大不掉的窘境之后,也收敛了许多。然而,在具体介入的时机选择以及对于冲突双方责任判断的问题上,分歧仍然是明显的。布什虽然想派遣赖斯出访调解,但调解是为了尽快实现停火还是要实现所谓“公正”的解决,仍然在争论中。
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可能乐见以色列在充分地解除了真主党战争能力之后再进行调解,而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冲突的烈度会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同样作为一种自然的结果,随着平民伤亡的上升,本来就持强硬立场的伊朗和叙利亚可能会更加理直气壮地支持真主党。这样的偏袒或者干涉如果不能解决,很可能就会因为错过最好的干涉时机而出现冲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