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持续关注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
德国之声3月26日文章,原题:“龙熊之吻”
中俄关系半个世纪以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和谐,两个大国正在静悄悄地为经济、能源和安全领域的合作“提速”。自从2000年以来,俄中贸易增加了6倍。中国的经济触角早已深入俄罗斯。
香港《亚洲时报》3月26日文章,原题:没有爱情,有的是……
中俄两国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进入第二个十年期。两国间共有的战略构想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现在的中俄关系是18世纪以来最为平等的双边关系。这种“平等”是因为中国的国内政治中不再存在俄罗斯因素。今天的中国精英与他们的前辈不同,不再是“俄国制造”。
尽管两国关系取得了如此多的进展,也存在矛盾之处。两国高层领导之间的高度信任并没有扩展到普通人之间。两国公众似乎都置对方于不理,而直接奔向西方化和现代化。在社会层面,普通的中国人和俄罗斯人不再像过去一样“爱”或者“恨”对方,他们今天的问题是“不再关心对方”。
“俄罗斯正在成为中国的原料供应地”的说法不成立,即使这种经济关系一直是俄同西方国家贸易关系的主题。现在的两国关系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强或弱,这是一个复杂也可能是正常的关系:进步中伴随问题,合作中伴随竞争,或者说是一种缺乏激情的“婚姻”。如何管理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关系是对两国领导人的挑战。
不管两国是朋友还是敌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将是战略性的。中国领导人的俄罗斯之行既有象征意义也有实际意义。在经历过动荡的20世纪后,中俄关系已走过了爱与恨,用伦敦查塔姆研究所俄罗斯问题专家波布·劳的话来讲,中国和俄罗斯目前处于一种受战略利益驱动的“思想契合期”。(伊文译)
俄罗斯《新消息报》3月27日报道,原题:俄罗斯的中国年来了
一些俄政治家把这次访俄称为俄罗斯在与西方关系恶化的情况下,加强与东方国家关系新的对外政策标志。他们希望看到在俄中关系进一步改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俄中印战略三角关系。但这只是种幻想,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不想同俄建立这种关系。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与西方的贸易,北京不会为了俄而牺牲已取得的成果。
俄战略研究所的库尔托夫表示,俄中不断发展的关系不应被看成俄对外政策将从西方转向东方的标志。这只是俄的一种平衡手段。因为俄中关系的改善不是今天开始的,而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两国着手解决边境问题后开始的。(柳玉鹏译)
英国广播公司3月26日报道,原题:政热经冷
作为比邻大国,俄中贸易额每年约400亿美元,只占中国年贸易额的2%。两国是否能改变“政热经冷”现状引人关注。
不少专家指出,中俄双方目前是迫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压力,才希望通过加深合作,为自己在政治和经贸问题上与美国讨价还价赢得更多筹码。
尽管中俄在军工、能源等方面有较具规模的合作,但多数中国人对现代俄罗斯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停滞在上世纪50年代。同样道理,多数俄罗斯人对现代中国的变化也缺乏理性上的了解。▲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2007-03-28 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