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美富豪有意竞选总统 发狠要对中国商品猛加税|南非摄影师全球拍照片 合成各地“大众脸”|澳科学家发明神奇头盔 戴上它就有奇思妙想|
评论>时政评论
美以2007是否对伊朗开战?
2007-01-04 10:26:00      来源:null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7年大步走进世界的每个角落。庆祝人群的尖叫从日本等东亚几个使用“猪年”的国家开始,一直响到欧洲,再到北美。纽约“巴掌大”的时代广场竟招来了世界各地的100万人自由狂欢,他们至少留下3.5吨糖果皮及各种垃圾,让凌晨进入的工作人员十分恼火。媒体的评论比街头人群叫得更响,有的把2007年说得危机四伏,高喊这一年要“出大事”;有的则使劲凑出今年“值得乐观的十大理由”。经济学家是乐观看2007年的主力,他们对今年的预测普遍比政治评论家要好,中国的经济增长显然为这种预测加了分。最悲观的预测跟核问题有关,40%的美国人相信2007年美国将对伊朗开战。

2007,灾难之年还是希望之年

中东的2007年是新世纪最“迷茫”的一年。巴以之间过去还有个“路线图”,但现在没任何和平计划,连个停火协议都守不住。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垮了,“大中东计划”也没人提了,美军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踏着新年钟声”突破3000人。这是美国人一提政治就不开心的根源。中东不稳,世界难安。新年到来之前,阿拉伯世界极有影响的“中东在线”刊登文章,宣称“从潜在的美以攻击伊朗到世界的无政府状态,2007年呈现出了一个可怕的未来”。文章称,2007年最具毁灭性的事件莫过于美国和以色列攻击伊朗。文章认为,一旦美以攻击伊朗,不仅要毁灭伊朗的核设施,还将毁灭伊朗的反击能力,也就是说要毁灭伊朗整个军工复合体,而伊朗必定还击,阿拉伯世界也将无可避免地被卷入。美国和伊朗的战争势必破坏美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中东石油供给、油价、世界产业、美元将因此遭受一连串打击,给世界带来灾难。

美国各大媒体1月1日纷纷刊登了一家民调机构的数字,40%的美国人认为2007年美国将与伊朗开战。中东的观察家纷纷指出伊朗在中东影响的增加,并相信2007年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将继续上升,中东一家库尔德媒体称,在阿拉伯世界至少有10个伊朗卫星电视频道在播放,广播电台大概也有这个数目。凭借着与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之间的联系,伊朗已在中东站稳脚跟。《今日美国报》称伊朗已“公开谋取地区霸权”。德国《世界报》引用专家的话称,伊朗肯定不会放弃核武器。核武器可成为反美利器,伊朗不会因经济制裁或威胁而屈服,战争也不会令它退缩。围绕核计划的争端未来两年可能演变为严重危机。

英国《泰晤士报》跳出政治,从经济角度着眼,认为,“有充分理由对2007年持乐观态度”。该报分析道,在世界大多数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表现很可能是2007年的主要惊喜。据一家专业机构预测,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06年的3.8%略降至3.2%,但仍与2005年的增长率几乎持平。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将有所下降,大约为2%。但欧洲的问题将被来自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日本除外)的强劲增长所弥补。特别是中国,随着2008年奥运会即将举行,中国将经历新一轮的消费浪潮。但《泰晤士报》强调,现在世界经济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经济本身,而是来自地缘政治,比如可能由于以色列对伊朗先发制人的攻击引发中东全面战争。

德国《世界报》则从社会角度出发,道出了“对2007年乐观的十大理由”,其中包括,全球化使人类变得更加富裕,近10年来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2%;科学技术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和健康;由于互联网的存在,科技成果不再丧失,科学的进步变得不可逆转;2006年在西方没发生重大恐怖袭击事件,相信2007年幸运之神会再次眷顾。

朝鲜、印度庆祝成功

1月1日,朝鲜各大报纸刊发了联合新年社论,称由于核试爆成功,2006年是“伟大胜利的一年”,并称在新的一年里仍要把军事摆在首位。社论称,“我们拥有了核威慑,这是民族历史上一件吉祥的大事,意味着朝鲜人民实现了数世纪以来的渴望:拥有他人不敢挑战的强大国力。”社论称:“我们的核威慑是保卫东北亚和平、保障独立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力量。”“2007年将是伟大变革的一年,这一年将把朝鲜带入一个新时代”。社论称,经济复苏是朝鲜当前的主要任务,并称应重点发展农业以减缓食品短缺。

印度是目前最有资本沾沾自喜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快,又是大国,但因为有“中国威胁论”,欧美对印度没什么压力。因此,印度人岁末年初情绪“昂扬向上”。回顾过去一年,国民生活水平的跳跃式发展,《印度时报》将2006年定义为“印度中产阶级年”,说到2007年,人们普遍相信,在新的一年里经济增长会进一步提速,甚至可能超过中国而位居首位。《印度斯坦时报》1日刊登的新年特别调查显示,有64%的民众坚信2007年印度的经济会“更加繁荣”,另有1/3的人认为“会和去年没什么区别”,认为经济情况和去年相比“会恶化”的比例不到3%;而另一项题为“2007年你最害怕发生的事情”调查结果显示,49%的印度人选择了“没有”,16%的人选择了“自然灾害”,排在第三位的竟然是“国家板球队输掉比赛”,比例为11%。

美、韩的2007年有些“灰暗”

“2007年对美国人来说有些灰暗”,1日,美国多家媒体都在显要位置刊登了两则报道,一个是驻伊美军死亡超过3000人,“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二是一个民意调查。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在报道中写道:“另一次恐怖袭击,一个变暖的星球,自然灾害引发的死亡和毁灭,这些都在美国人对2007年的预测之中”。调查表明,60%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可能再遭恐怖袭击,70%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将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对全球变暖也持悲观态度,29%的人认为美国将从伊拉克撤兵。40%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可能与伊朗交战,26%的人认为美国可能与朝鲜交战。

韩国总统卢武铉在1日的新年贺词中称韩国的未来一片光明,“韩国出口突破了3000亿美元,人均所得2万美元的时代已经近在咫尺”。不过,这种超级乐观的调子各国领导人做新年讲话时都喜欢用。完全相反的是,韩国的教授们选择“密云不雨”这个词来描述2006年的韩国政治、经济、社会。他们称,由于相辅政治的消失、总统领导能力失信等危机引起的社会矛盾、暴涨的房价、朝核试验等难以解决的政治、经济、东北亚问题,社会各阶层的不满已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对2007年,他们选择“反求诸己”,意思是,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

很多韩国人对2007年充满悲观情绪。经济学家们预测今年经济增长速度和出口都会大幅下降,中小企业认为2007年的经营环境也不会改善。普通老百姓更是抱着极度不安的心理,大部分认为新的一年经济不会好转,失业也会增加。与朝核问题相比,人们最关心的首先是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担心泡沫崩溃引起家庭破产,其次是担心总统选举过热,外汇市场不稳等。人们期待在今年的大选中出现具有领导能力的总统。虽说2007丁亥年是“金猪年”,是大吉之年,可能迎来出生高峰,但韩国政局的气象却被烟雾所笼罩,一片模糊。韩国媒体期待南北关系将在今年有所突破,甚至实现南北首脑会谈。

欧洲、日本、俄罗斯平静迎新年

新年伊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成为欧盟第26、27位成员。法新社文章称,成千上万的保加利亚人和罗马尼亚人走上街头,载歌载舞,畅饮庆祝,希望身份的改变能给自己带来好生活。23岁的保加利亚青年迪米特洛娃说:“我满怀希望,一些新鲜的、乐观的事将在我们身边发生。”去年12月的调查表明,63%的保加利亚人认为加入欧盟将带来好处。但欧洲各国媒体欢迎新成员的同时,也透露出不安,英国媒体称,英国等一些国家将控制对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人的工作签证,边境也不对他们全部开放。法新社称,“欧盟为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铺开红地毯”的同时,也为欧盟的持续扩大踩了刹车,克罗地亚、马其顿、土耳其只能继续等待,“直到为充分履行欧盟成员国义务做好准备”。欧盟目前正面临巨大的改革压力,以便为几亿人提供和平、稳定、繁荣的生活。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却不愿受那些政治问题困扰,纷纷走出家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英国的大本钟周围挤满了庆祝者。

日本是亚洲国家中少数不过春节的国家之一,新年是最长的官方假期。从去年12月30日开始,很多商家已经停业休息,使得素来一片忙碌的东京变得安静起来。

安倍发表新年贺词为日本新年的空气中增加了一抹政治味道,他除了强调要实现修宪愿望之外,还重点强调了朝鲜问题。对于亚洲外交,安倍表示要在继续巩固去年访问中国和韩国的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构筑与两国的信赖关系和未来志向的关系。同时,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也是亚洲最具传统的民主政治国家,为此,日本要继续发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首领作用。

“普京正在使俄罗斯重返世界大国的尊荣等级,使用的武器是石油和天然气,将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稳固地纳入俄罗斯的轨道。”“中东在线”在岁末一篇文章中这么描述俄罗斯。确实,2006年对俄罗斯来说意义非同寻常,2006年俄罗斯的GDP增长达到6.9%,去年11月19日,俄罗斯与美国签署了双边谈判议定书,2007年有望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这些都让沉寂多年的俄罗斯找到了复兴希望。

(来源:《环球时报》 2007-01-02 第01版)

(编辑:王建芬)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给力:看堆雪人的最高境界
一场大雪虽然给出行带来了不便,但并不防碍大家对它的兴致,且看姿态万千的雪人。 >> 详细

论坛
盘点逝去的春晚大腕们
春晚舞台上,有一些人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他们是这个舞台真正的大腕:赵丽蓉、马季……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