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评论>国际时评
洪立:英国哀怨妇与美国薄情郎

[ 2006-12-15 16:46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60年前,邱吉尔将英美两国之间定义为暧昧非常的“特殊关系”(Special relationship),时至今日,英国到底在美国眼里有多么“特殊”已遭到越来越多的怀疑,而日前美国国务院高参肯德尔·迈尔斯(kendall myers) 则干脆这样公开说:“我们( 美国) 通常都不理会他们( 英国),对他们的意见从不在意。”

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市的西敏寺大学,已经被英国选民撵出首相府的邱吉尔发表了一篇题为《和平栋梁》(Sinews of Peace) 的长篇演说。他在这篇“冷战宣战书”中首创的几个流行语从此风靡全球,其中除最出名的“铁幕”(iron curtain) 之外,另一个是美英之间靠共同语言和“日益加深的友谊与相互理解”结成的“特殊关系”。

尽管“特殊关系”这个词被英国人念叨了60 年,但这桩“联姻”中的双方毕竟实力相差太悬殊,英国人只得一边唯唯诺诺,一边在心里不住嘀咕:我们在他们眼里真有那么特殊吗? 一副缺乏安全感的小媳妇的模样。

这层窗户纸近日终于被捅破。“我们通常都不理会他们,对他们的意见从不在意。”一位名叫肯德尔·迈尔斯的美国国务院高参上月底道出了这番令英国人伤心欲绝的话。

笔者和此人曾有一面之交—两年前在上海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当时这位老先生的八字胡已经和头发一样雪白,他名片上印的头衔是“国务院负责情报与研究的助理国务卿的高级顾问”。

这次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发表的演讲中,迈尔斯还坦言:“只要你睁着眼睛,就不难看出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边倒的( 美方对英方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支持) 没有任何回报,毫无礼尚往来的想法。”

布什对待忠心耿耿的布莱尔的态度令迈尔斯感到“有点羞耻”。他预言:以后的英国首相不会再对美国如此披肝沥胆。“让我思考和忧虑的是,( 华府通往) 伦敦的大桥正在坍塌。”

这番话在美国一边照例波澜不惊,只有国务院发言人出来澄清(“迈尔斯先生表达的观点完全不代表美国政府,他只是作为一名学者说话”、“他的话大谬不然,美英之间确实存在特殊关系”云云);但它在大西洋对岸却炸开了锅:政界有人呼吁重新思考英美“特殊关系”,一位工党政府原大臣将迈尔斯贬为“共和党中期选举落败后,纷纷跳离布什大船的硕鼠中的一只”,英国政府则暗示美方应该炒迈尔斯的鱿鱼,足见其受伤之深。

迈尔斯说的其实不无道理:美英所谓的“特殊关系”从第一代缔造者——罗斯福和邱吉尔开始已经是一路磕磕碰碰,两者的意见屡屡不合;1956年英国联合法国、以色列攻占埃及苏伊士运河区,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出面干预招来了英国精英界的“猛烈憎恨”,以致后来威尔逊首相在越战中光说不练,不肯帮美国人的忙。

撒切尔夫人和里根虽然关系亲密,但在1982 年的福克兰战争中美国并没有公开声援英方,后来美国在入侵英联邦成员国格林纳达之前,也没有先向英国打招呼。克林顿政府同样不把这个小兄弟放在眼里,大大咧咧地发放入境签证给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领导人盖瑞·亚当斯,把伦敦方面气得够呛。然而为了小心呵护这层“特殊关系”,英方总是忍气吞声,不敢和美国翻脸。

现任工党首相布莱尔更是对布什曲意逢迎、马首是瞻,今年7月在莫斯科G8 峰会中发生的“麦克风泄密”轶闻证实了这一点。布什对布莱尔的招呼很不客气:“喂,布莱尔!( 本应叫“嗨,托尼”) 你怎么样?”一听说布莱尔想先走一步,布什制止道:“别别别,你先别走。”他问布莱尔是不是想发表一份声明,布莱尔答:“如果你要我这样做的话。”

英国甘愿死心塌地追随美国“老大哥”,其动机说穿了很简单:这样“傍大款”一来可以找座靠山,二来可以放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有句笑话说,英国是美国的最大航空母舰。而美国则认为英国可有可无,伊战前拉姆斯菲尔德曾直言不需要英国帮忙,只有在联合国这些需要帮手助阵的地方,华盛顿才会想到英国。

当然,英国公众的想法未必和官方的一致。最近一项民调显示,63%的英国人觉得布莱尔与美国走得太近,69% 的人竟认为布什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比朝鲜和伊朗领导人更大。

专栏作家凯特琳·莫兰上周在《泰晤士报》嘲讽英国人无限惆怅的“失恋心理”。这篇写成征偶启事的妙文题为“不列颠妮亚( 成熟,有幽默感) 征求特殊关系”,她为英国列出几个新特殊关系的潜在对象:俄罗斯( 跨国恋爱得分:7分),博茨瓦纳(5分),伊拉克(8分),克利珀顿岛(太平洋中间一无人荒岛:4 分),得分最高的是加拿大(9分)。撇开政治和外交不谈,即便在英国自恃更有底蕴的文化方面,美英关系同样是“西风压倒东风”。

美国的众多演艺明星和音乐影视作品在英国尽人皆知,英国不少成名艺人却在登陆新大陆时饱尝曲折辛酸,诸如罗比·威廉斯、Oasis 乐队等等都受过冷遇,只有1964年披头士在美国一炮走红算是例外,可惜16年后乐队的老大约翰·列侬又枉死在一个美国粉丝的枪下。

英国青春玉女凯拉·奈特莉主演的女足电影《Bend it Like Beckham》( 像贝克汉姆那样玩球) 在美国打市场时遇到了一大难题:美国人弄不清英国的“万人迷”球星贝克汉姆到底是何方神圣,以致当时《独立报》登出一篇叫“Bendit Like Who”的戏谑评论。

描述总统生活的美国电视剧《白宫风云》在英国政界受到的顶礼膜拜,不过英国演员在好莱坞却一直吃不开。《卫报》影评人约翰·帕特森几年前曾撰文抱怨说:“我们的廉价演员千里迢迢,远赴美国干脏活累活,演的不是坏人、恶棍,就是精神变态者,甚至美国籍的反角。另一方面,他们要价高得吓人的影坛精英也乘协和式客机跨洋呼啸而来,攫取了我们电影界的一大块主角份额。这两种情况中的输家都是咱们。”文章列举美国人对英国人的种种偏见。“在他们眼中,我们都太缺乏生气、受过太多教育、太势利眼,让人恨不得捆起来用鞭子抽。我们都念过寄宿学校,对曾经称霸世界都念念不忘,自以为高人一等?他们为我们安排好了一整套的陋习:宗主国的傲慢,与生俱来的邪恶,性心理上的变态,外加一副娈童癖者的娘娘腔。”

现实的例子俯拾皆是:《加勒比海盗》的骷髅海盗和镇长父子说话都带英国腔,英国主人公却由美国人强尼·戴普反串;《古墓丽影》中的英国主角拉拉·克罗夫特由美国人安吉丽娜·朱莉担纲,“她的口音活像正在反胃的玛格丽特公主”,而英国人恰兰·辛德斯只好演一个精神失常的恐怖分子兼生物学家; 英国演员杰森·艾萨克斯在《爱国者》中扮演一个盖世太保式的屠夫,狞笑着活活烧死教堂中的妇孺(史书中根本没有类似记载),而《角斗士》、《绝岭雄风》中的反角虽然都由美国人饰演,但他们都操着一口英国腔;英国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在美国不是演吃人恶魔,就是演身败名裂的角色。帕特森最后道破天机:“电影界和地缘政治其实没有什么两样。唯一和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还不就是美国自己。”这番话,布莱尔和他的未来继任者真的应该好好听听。(来源:外滩画报 记者: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