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评论>特约评论
为了中美关系的“继往开来”

[ 2006-04-19 18:12 ]

 

环球在线消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于4月18日离开北京赴美国访问。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内,胡主席将在西雅图与美国工商人士对话,在20日前往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并将在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无论是对于中美两国关系还是对于今天的世界政治来说,胡主席此次访美以及中美即将举行的首脑会晤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20日的中美峰会我相信全球都会驻足聆听。

如果说90年代中美峰会的最大意义是通过两国元首的直接对话来展示稳定关系的热情和发展合作的愿望,那么,胡主席此次访美的最大意义是在为两国关系的一个“新时代”奠基。90年代上半期中美两国一直在“非敌非友”的关系中挣扎,97-98年的两次中美峰会让华盛顿和北京在冷战结束后两国关系因为人权、台湾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政治性痉挛中走了出来,美国开始执行对华“全面接触”政策,中国则强调中美关系的发展应站在“战略高度”,两国关系摸索到了新的定位。进入21世纪后,布什政府上台伊始曾大谈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甚至在2001年4月表示美国将“竭尽所能”保护台湾,好不容易稳定的两国关系又开始出现危机。或许历史注定要求中美必须学会如何和睦相处,因为两国间如何交往不仅是双边的、也是世界的。在2001年后的5年里,北京与华盛顿关系的天平又一次摆向了健康与稳定发展的轨道。

美国媒体一向认为,布什总统是一个用词丰富、语言表达极具个性特点的美国总统。在美中关系上,布什总统的用词变化可以说是两国关系一个生动的晴雨表。2005年他在形容两国关系时最常用的公开表达方式是美中关系“复杂、而又重要”。2006年4月10日他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称美中关系“积极、但又复杂”。在解释美中关系为什么“积极”时,他说,因为我们一直在坦诚地对话。这两天,中美之间最高层级的坦诚对话又将进行了。4月20日胡锦涛国家主席和布什总统的白宫握手将是历史性的。因为中美在2001年后的5年里有了新的关系定位、有了更加深刻而又广泛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了在区域与全球安全问题上更有战略意义的共同责任。

从关系定位上来说,“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已经从“佐利克公式”变成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概念,因为它写进了2006年3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一词尽管更多地展示了美国式的对中国的主观期待和要求,但毕竟比90年代“接触政策”背后隐含的“遏止”含义要灵活;从经济的相互依存来说,中国的出口与美国的进口是过去5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相互承担的责任来说,一个稳定与安全的东亚、乃至世界,不能没有中美的合作。更重要的,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美国无法忽视、必须正面相对的伙伴,虽然那些对中国依然充满意识形态偏见的美国人还在念念不忘“中国威胁论”。

然而,关系更加密切了的中美关系中“旧问题”只是有了松动、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经贸与金融领域内的“新问题”却呈现出了尖锐化的趋势。90年代,常常是中美之间的战略和政治因素影响彼此的经贸关系,那么,目前的经贸纷争与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争执是否会实质性地影响两国的政治与战略关系,这是美中之间的新挑战,也正是4月20日美中新的首脑峰会的历史意义。无论那一天两国的元首谈了什么,可以期待的是,在今天中美已经变得更为密切的关系状态下,两国都将继续保持双边关系的航船“向前看”的基本航向,在保持两国关系对话、协商与共赢的进程中不断前行。

(作者:朱锋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