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宾遇刺十年追想:如果拉宾没有死……

[ 2006-03-13 14:43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自1995年以来,每一年的11月4日,以色列人都会对遇刺总理拉宾进行悼念。如果说今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按照习惯,十周年作为一个特殊的年头,总会引起人们更多的追忆和思考。

“我的儿子出生在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你倒下的那天,他现在已经知道你,并将生活在你带来的和平中。我们全家感激你……”这是一个以色列人写在拉宾墓墙上的一句话。是的,在人们的记忆中,以《奥斯陆协议》为标志,拉宾与阿拉法特一起为关注中东和平进程的人们描绘了一个最接近现实的和平前景。而对于中东和平来说,《奥斯陆协议》更为主要的意义在于它为如何最终实现巴以和解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相互理解与面对现实。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历史性地访问了以色列,对此拉宾回忆道:“一位曾和以色列兵戎相见的阿拉伯领导人站出来声称他理解我们对安全的需要,因而必须找出办法满足我们的合法权益,仅仅这一事实就足以看作是一场地地道道的革命。”而拉宾的价值在于他领悟到了这场外交革命的思想内涵,并把它首次彻底地运用到了解决巴以问题中。

拉宾的遇刺使得富有革命意味的《奥斯陆协议》所带来的和平前景变得黯淡了。但是如果拉宾没有遇刺,中东的和平就能真的实现么?

今年,现任以色列总理沙龙同样做出历史性举动,分阶段撤出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定居点,这使以色列解决巴以冲突的思想经过十年又回到了原来的道路。对此,以色列副总理奥尔默特在纪念拉宾的活动中曾表示,拉宾一手推进的《奥斯陆协议》穿越了时间和不同观点,让以色列民族开始反思。如果没有协议,就不会有现在的加沙地带大撤离。

但同样没有变化的,是以色列极端主义分子的态度。十年前他们刺杀了工党出身的拉宾,十年后他们又威胁要干掉利库德集团的沙龙。而当年萨达特的遇刺和阿拉法特在巴勒斯坦内部遇到的阻力也显现出,类似的困境在阿拉伯世界也存在。
在纪念拉宾的时刻,人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东和平不是一个《奥斯陆协议》和拉宾一人就能实现的。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无论对于阿拉伯人还是以色列人,他们都在用中东的世俗和宗教历史去套用现代西方国际关系体系进行适合自己的解读和追溯。

中东本是按照自己的历史进程形成自己历史的。无论是巴勒斯坦人,还是犹太人,本是生长在同一块土地--巴勒斯坦地区的兄弟。然而,就是这样的兄弟历史却成为了他们以后冲突的根本原因:巴勒斯坦人宣称自己是古迦南人的后裔,几千年来他们一直在此生息繁衍,自然是巴勒斯坦这块地的主人;而犹太人则主张他们才是巴勒斯坦的真正主人,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了2000年,并建立过强盛的王国。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巴勒斯坦人,还是犹太人,都是在用没有主权观念时代的历史作为国家主权的依据,而巴勒斯坦地区真正被用西方主权观念和民族国家进行定义仅仅始于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其结果就是双方都是根据西方体系解释彼此的历史关系,寻找打历史官司的依据,也就随之生出很多诸如实现“大以色列”和“大阿拉伯世界”之类的混乱和纠纷。

而当历史与宗教问题相互混杂在一起之后,巴以之间的问题就更为复杂了。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夜行到此登霄的地方,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地方。而对于犹太人来说,耶路撒冷也是犹太教的圣地,更是公元前10世纪,他们的祖先大卫王建立的“以色列王国”的首都,因而耶城无论如何都应归他们所有。

因此,无论是拉宾、沙龙还是阿拉法特或阿巴斯,他们都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实事,那就是他们民众的双脚分别踏在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并且都能够从现代主权观念和宗教中寻找到证明自己永远正确的东西。对于中东和平来说,这才是真正的难题。

《奥斯陆协议》显现了以拉宾和阿拉法特为代表的巴以政治家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到了突破困境的方向。但是在精神世界的冲突中,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因此,如果拉宾没有死,他的光环不会磨灭,但是注定会黯淡。(周晓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