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和平出口在哪里?

[ 2004-08-02 09:37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来自中东的消息多半都是关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对抗、流血和冲突的。近日,在这种对抗、流血和冲突的同时,巴以双方的内部都发生了程度不同危机。在巴勒斯坦,不管是“阿克萨烈士旅”成员的“武谏”,还是总理库赖的“文逼”,矛头都直接对着资深的反以斗士阿拉法特;与此同时,在以色列,从加沙地带到耶路撒冷数万名以色列人手挽手组成“人链”抗议拆除犹太人定居点和从加沙地带撤军的单边行动计划,矛头直接对着镇压巴勒斯坦人的老手沙龙。不过,比较起来,巴勒斯坦人对阿拉法特不满是嫌他大权独揽和任人唯亲,而以色列人对沙龙不满是恨他放弃了自1967年以来从阿拉伯人那里获得的“胜利成果”。

如何评价巴以内部的危机姑且放在一边,有一点却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这只能使巴以冲突进一步恶化。在对阿拉法特和沙龙的抗议声中,在以色列军队和巴勒斯坦武装人员流血冲突的枪炮声中,人们更加迷茫了:中东的和平出口在哪里呢?

人们有一百个理由将中东久久不能实现和平归因于宗教原因,如认为现在的紧张局势是沙龙冒天下之大不韪闯入巴勒斯坦人的圣地造成的,又如说冲突的根本原因是阿拉伯人占据了“上帝”赐给以色列人的土地。其实,看似处于宗教冲突两方的巴以在宗教上却有着更多共同点。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崇拜一神,都分享共同的传说,都敬拜相同的先知和天使,还几乎有同样的宗教禁忌。二者的经典中也是互有好感。圣经对外族的描写一般充满敌意,但对拜访所罗门的南阿拉伯的也门女王却有些敬重。另一方面,伊斯兰教的圣典可兰经则称犹太教徒也是“念天经(指旧约,穆斯林认为是真主传下)的人”,因而在异教民族里对他们应格外善待。另外,旧约里以色列人的先祖亚伯兰的庶子以实马利,后来据说就做了阿拉伯人的先人。若是巴以两个民族都将宗教作为第一位考虑的因素,那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应该亲如兄弟才是。

人们有一千个理由将中东久久不能实现和平归因于巴以在现实利益上冲突。中东毕竟土地有限,为了争夺宝贵的资源,就是兄弟也得反目了。巴勒斯坦要立国,以色列要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平的方式不行,就诉诸武力。强者动不动就将军队开进搞武装占领,弱者时不时地搞恐怖袭击。结果就像两辆互不相让的汽车,谁也无法前行。犹太人定居点向巴控区域的渗透招致了巴勒斯坦人的攻击,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的威胁又造成了以色列政策的强硬。如此反复,形成了一种没完没了的以怨报怨的恶性互动。其实,看似势不两立的巴以有很强的依赖性。有人说,巴勒斯坦的主要从业人员都在以色列境内打工,进出口的主要通道也是以色列。这也反证了以色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巴勒斯坦人的依赖。若是巴以两个民族能考虑到当今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特点,那它们最不该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正在放弃的东西地而争斗、流血。

其实,人们应当有一万个理由将中东久久不能实现和平归因于巴以双方内部少数极端主义者。或出于极端的宗教主义态度,或出于狭隘的种族主义偏见,或出于政治上争权夺利的私心,这些人似乎不希望中东实现和平。所以,每当出现和平的曙光时,他们总是用各种恐怖的黑布将它遮住。他们把历史发展的不正常状态当成正常的,当成展示他们自己“才华”的平台。对他们的私利而言,不用说对手的民族利益,就是本民族的利益都不在话下。从拉宾死在自己同胞的枪下、“阿克萨烈士旅”、“哈马斯”时常与阿拉法特作对,到目前巴以内部出现针对阿拉法特和沙龙的抗议事件,都说明无论是巴勒斯坦还是以色列,最大的对手实际上都是在它们内部。

所以,中东的和平出口就是巴以双方自己战胜自己,抛开傲慢与偏见,放弃流血与冲突,学会宽容与让渡,做到共处与合作。现在看来,这无疑于天方夜谈,可它是中东的唯一和平出口,巴以迟早会从这个口走出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孔寒冰)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