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世界,美国总统布什无疑是极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牛仔总统,有人则认为他是自由领袖,有人嘲笑他为笨蛋总统,有人却赞誉他是伟大总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人们对布什的情感都是近乎矛盾、甚至有些对立的。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欣赏,有人厌恶,但很少有人无动于衷,就像很少有人不对美国充满“感情”一样,无论这种感情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自“9·11”以来,布什在国内外更是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境遇。在国内,他的支持率一度上升到不可思议的高度,后来虽滑落至50%—60%区间,但支持他连任和反对他连任的人却都不在少数。而在国外,无论是阿拉伯人、欧洲人,还是中国人,对布什的看法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就是在一个国家内部,分歧也非常之大。
就布什本人而言,结婚前后的布什,40岁前后的布什,老布什出任总统前后的布什,“9·11”前后的布什,都有着很大差别,耐人寻味。事实上,人们对过去的布什、现在的布什和未来的布什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为这关乎到一个人的成长,关乎一个国家的发展,也关乎未来若干年这个世界的走向。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充满争议的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究竟是谁呢?
小镇走出的大人物
乔治·W·布什1946年7月6日出生在康涅迪格州的纽黑文,当时他的父亲是耶鲁大学学生。两年后,老布什从耶鲁大学毕业,携妻子芭芭拉和幼子前往德克萨斯州西部,在那里开始了他的石油生意。布什一家落脚在帕米安盆地的米德兰,那个小城在20世纪初被称为“大草原上的女王城”,是个农业中心,后来因为石油而变得繁荣起来。小布什就是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并将其视为他的故乡。
1950年的米德兰是个充满吸引力的地方,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年轻人到这里创业,当时有一种说法,说在米德兰,投资错了都会赚钱。在这个小镇子,浓缩着农业传统和工业文明的精华,充满着质朴的气息,也洋溢着进取的精神。这个小镇有着自己的价值观:人们坦诚相待,彼此支持着并祝福着,都相信会有美好的前程,家里常常是开着的,因为人们相信自己的朋友和邻居。由于向往未来,人们对孩子有着特别的瞩望,镇子里的头面人物千方百计为我们学校请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的家长都替别的家长看孩子。在这个地方,小孩子一做错什么事儿,凡是孩子妈妈都会觉得自己有权利,而且有责任来教训他,那种关切程度丝毫也不亚于他自己的妈妈。在这种环境里,孩子们学会了尊重长者,听大人的话,做好邻居。那是一段让小布什留恋的日子,单纯而快乐。小布什一生喜爱棒球的种子就是在那时种下的。
不久,布什去了安多弗的飞利蒲斯寄宿学校,在他上高年级的那个春天,他的政治天第一次绽放出来。布什帮助组建了一只棒球队,还自封为球队总管,并给自己起了个绰号叫“花呢布什”。像管理一家公司一样,他还任命堂兄凯文做助理总管,他的球队不仅有裁判,有文书,甚至还有心理医生。他们组织的棒球表演赛别有特色,每个寝室一个队,球队的名字各有特点,大家情绪高昂,助阵的球迷也不少。对布什来说,这次成功有着深远意义,不仅使自己意识到自身的组织和管理天赋,也对这种组织工作充满了兴趣,因为这支棒球队不但能传播快乐,分享幽默,还能给严肃刻板的气氛带来活力。1
更重要的是,在寄宿学校的这段生活教会了布什自立,使他认识到活跃生活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用他的话说,“我学会了怎样在扎根的地方开花结果。我再也不会感到孤单了,安多弗让我了解了自己,这是我从那学到的最珍贵的一课。不管生活把我带到哪里,我都可以广交朋友,自强自立。”就这样,一位未来的美国总统,从米德兰这样的小地方走了出来,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并逐渐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给自己打工
在耶鲁和哈佛,布什继续了他在组织方面的优异表现,虽然学习成绩平平,但在社交和领导才能的提高方面却是硕果累累。相比之下,哈佛商学院更可谓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进哈佛商学院之前,对于以后要做什么工作,他自己心里也没有明确的想法。但没过多久,这座“资本主义的西点军校”就给了他商业世界的工具与词汇,教会他资本运行的原则、积累、风险、支出、管理。哈佛教授的个案分析法尤其令他着迷,丰富多彩的案例与课程涉及国际金融、市场与资本运作,一切深深吸引着他,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
当1975年从哈佛毕业后,布什的一个朋友建议他,“先给别人打工,花别人的钱学生意。” 但布什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因为他自信读商学院不是为了到大公司打工和往上爬,他想的是当自己的老板,因为哈佛给了他当老板的工具和信心,他家族的经商史给了丰富的经验,他不想受制于人。就这样,布什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一个小规模的石油公司。
尽管布什的公司经营得不很成功,但他还是从石油生意里学到了不少东西,了解到了做企业的风险和能源的重要性。他逐渐明白了,慢而稳的投资才能带来回报,这使他在日后的人生经营中变得稳健而细致,做每一件事都能对接下来的“进发”做好铺垫,或者是人力的,或者是资金的,或者是经验的。而且运气和机缘的成份也必不可少——有时候你能处理好绝大多数事情,小心翼翼地回避风险,负责任地利用能源,做好每一项决定,但这并不能保证你能打出高产井——这一点他在日后的政治生涯中体会得尤为深切,如果没有“9·11”,布什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大概谁也说不清楚。
更重要的是,通过经营企业,布什增强了管理才能,学会了树立明确的目标,并能够愉快地人们一道去实现目标。与学生时代的领导角色不同的是,布什在真正的老板岗位上体会到一个领导者的苦与乐,有成功的喜悦,也惨败的教训,他懂得了负责,懂得了应该公平地善待大家,懂得了如何进取,也懂得了怎样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这一切,都对他日后成功竞选并承担好州长和总统的责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经由爱情的滋润和家庭的温暖变得更加明显了。
“最佳选择”
对布什来说,爱情的降临充满偶然性,但看上去却显得那样自然。布什和劳拉应该说是很有些缘份的:他们实际上是一起在米德兰长大的,两家只相隔半英里,他们在休斯敦还曾经住过一个公寓大楼……只是他们过了几十年才认识。
与布什同岁的劳拉·韦尔奇出生于一个普通而舒适的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女,父亲是一位住宅设计师。17岁那年,劳拉遭遇车祸,她的恋人在车祸中丧生,给她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1977年夏天,劳拉回米德兰看望她的父母,其间她的好友准备把布什介绍给她,推辞了几次,她说那就见见吧。不久,在一次露天烧烤晚会,劳拉和布什“偶然”地相识了,并且很快碰出了火花。
小布什后来称,从劳拉身上他找到了一种坚定的影响力,他眼中的劳拉美丽动人,性格温柔,喜欢说笑,为人直来直去,而且非常聪明。看上去,两人截然不同:劳拉安静文雅,布什精力充沛;劳拉天性好静,布什天性好动;劳拉遇事有耐心,而布什却急三火四;劳拉喜欢呆在自己的空间离,而布什则总是侵人别人的空间,向他们靠过去,碰碰他们,拥抱他们,接近他们。不过他们基本的价值观是相同的:两人都是在西得克萨斯那种环境中长大的,在这个环境里他们学到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且同样重要,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好邻居、好公民。他们都喜欢读书,都喜欢和朋友相聚,很快两人就被对方吸引住了。
1977年11月5日,劳拉在自己31岁生日的第二天嫁给了小布什,他们结婚时都31岁了,是朋友中结婚最晚的,但他们都不觉得晚,因为他们都相信自己做出了最佳选择。事实证明,与劳拉的婚姻是布什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劳拉让小布什变得稳重了,也有了责任感。她就像是一只“戴着天鹅绒手套的拳头”,宁静而有说服力。在生活中,劳拉对小布什的爱称是“布西”,而小布什一谈到妻子就两眼放光,爱慕之情溢于言表。他充满深情地说:向劳拉求婚,是他一生中做得最完美的一件事;劳拉是他人生最大的财富,她给了他足够的力量和信任。
与天生的政治动物布什相比,劳拉是政治生活中的被动参与者。她曾经问布什的母亲怎么才能当好候选人的妻子,芭芭拉说:“别批评他的讲话。”劳拉把忠告记在心里,直到有一天晚上,州长竞选快结束的时候,劳拉与丈夫驱车回家。路上,布什反复请劳拉说说她对当晚演讲的看法,他指望她能鼓励他,说他讲得比预想得好。进车库时,布什又问了一遍:“我讲得不太好,是不是?”劳拉回答说:“是啊,不怎么好。”布什吓了一跳,把车开到墙上去了。劳拉开玩笑说她再也不对布什的讲话发表看法了,但她并没这么做,在此后的日子里,劳拉始终都是布什身边一个能够讲真话的人。
在布什当选州长后,劳拉逐渐开始参加各种活动,大多数都和她喜欢的读书、艺术、历史和孩子有关。值得一提的是,劳拉发起了第一夫人家庭扫盲计划,目的是推动布什倡导的学校教育改革和读书计划,这些计划包括聋哑人扫盲计划、儿科医疗门诊计划,此外,她还在州里到处游说,推动“彩虹房子计划”,目的是为那些受虐待遭歧视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港湾。劳拉还提倡早期检查乳腺癌,呼吁重视妇女健康,1999年她还发起了早期儿童发展计划,目的是为家长们提供重要信息,以便帮助他们的孩子健康地开始生活。
就这样,劳拉很快就以自己的方式卷入到了布什的政治风浪中,从“得克萨斯第一夫人”一直做到“美利坚第一夫人”。初到白宫,劳拉很希望能以平静的方式度过这段岁月,但“9·11”却改变了她的生活,使她和她的丈夫比以往更多地站在公众面前。在小布什最艰难的时候,劳拉坚定地站在他的身边,并一次次以富有人情味的表演游说人们支持布什、支持“困境中的美国”。
虽然是“客串”外交,但劳拉却十分善于以其亲善形象为布什赢得世界的支持,为美国扫清反恐战争的障碍。有两次讲话很能表现劳拉的风格。一次是2001年11月17日, 劳拉·布什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她说,下星期就是感恩节了。在经历了过去这几个月的事件后,我们将更加珍惜我们的家庭。我们将格外感谢美国生活中的一切恩赐。言之切切,却也说出了美国恢复自信与从容的关键所在,那就是怀抱着家庭责任感和对国家的感恩,与全民族共进退,即便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也在所不辞。这些话出自劳拉之嘴,别有一番效果。于是,我们看到,在劳拉的影响下,很多美国人通过不断消费的方式表现着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美国走出经济萧条的信心。而更多的人,为了国家的安全考虑,自愿放弃诸多个人利益,支持布什的一系列国内安全政策。
另一次是在辞旧迎新之际,劳拉接受了《美国新闻》的独家采访。在采访中,劳拉说:“在‘9·11’事件发生后,很多事情都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了,而真正重要的却是我们可爱的下一代。”对于影响美国青少年的媒体暴力问题,劳拉也是深恶痛绝,她的坦率言行和负责任的态度赢得了很多美国人的推崇,也为布什赢得了很多潜在的支持和未来的选票。就这样,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劳拉出色地扮演了亲善大使的角色,就像她的诸多前任一样,为丈夫、也为美国的利益游说着。事实上,作为一种政治生态,历史上的第一夫人大多扮演了亲切、生动、富有人情味的政治形象,而劳拉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虽不如希拉里那样夺目,但却别有一番风采:宁静、质朴、有亲和力。
对于妻子,布什始终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激和欣慰之情。2000年初,布什陪劳拉回到达拉斯的南卫理公会大学校园2,并以劳拉的名义为学校送上了一份圣诞礼物——“劳拉·布什长廊”,这份礼物是由砖铺成的过道,过道两侧栽上树,美丽而安详,过道通向学校图书馆。劳拉的许多朋友,还有布什的父母为过道捐设了长椅,都是以劳拉的名义做的。布什在当天的讲话中深情地说,“这条长廊反映了很多东西,从中可以看到一颗有远见的、高尚的灵魂,她热爱图书,热爱图书馆,长廊也反映出我对劳拉的爱。”说到这里,布什眼含泪水,无法再说下去了,劳拉走上来拥抱他,和他一起走回座位。
布什同样感激的是,劳拉给他带来了一对双胞胎女儿——芭芭拉和吉娜。而令劳拉欣慰的是,布什是一个现代爸爸,不但能够帮着照看婴儿,而且还以此为快乐。在劳拉的温情注视下,布什学会了给孩子换尿布、洗澡、喂食,他们还常常一起推着婴儿车到外面长时间散步。每天晚上回家,布什都要与孩子玩耍,他和劳拉常常是等着宝贝睡着,然后悄悄跑到别的房间聊天,生怕她们听到声音哭起来。天气好的时候,他们就坐在后院说话,一起在园子里散步。
像珍爱劳拉一样,布什也十分喜欢当爸爸的感觉,愿意跟女儿们一起玩。他经常给孩子们做鬼脸,逗她们笑,在地板上跟她们摔跤,她们长大后还和她们一起商量着做作业,有时还帮她们打字。不仅如此,布什还很乐意与她们分享智慧,告诉她们自己的教训,用他的话说,“父女之间总是需要完全的爱”。这些细节经由媒体的宣传,传入千家万户,许多人都由此增加了对布什的好感。
四十而戒(酒)
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会有许多转折点,而对布什来说,四十岁生日之后戒酒应该算是一个标志性的改变,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转折点。劳拉和布什的朋友后来开玩笑说,他看到酒吧的账单以后就不喝了,因为他这个人是出了名的省钱,但这显然称不上是理由,真正的理由来自劳拉,来自老布什,也来自小布什对个人前途的重新估量。
尽管劳拉在公开场合并不特别反感布什饮酒,但据劳拉的朋友称,在接近布什40岁生日时,劳拉给了布什类似最后通牒的压力。另一个压力来自老布什。当父亲决定参加1988年总统选举之后,小布什和他的家人都意识到,整个家族都需要为此做好准备,为了不做出有损父亲形象的事,他开始认真考虑劳拉的建议:与可能诱发生硬、散漫、低俗话语的酒精告别。
而此时的小布什也在重新勾勒自己的政治前景。正如一份报告所表明的那样,政治作为一项职业,竟然是总统之子所能选择的最少引起非议的职业。在考虑到父亲入主白宫的可能性后,小布什意识到一个重要的机会就在眼前了,而抓住这个机遇,显然是一个酒徒所勉为其难的。
就这样,在一个昏昏沉沉的日子里,布什决定就此与酒精告别了。他告诉劳拉,“我要戒酒。”然后再也没提这事。逐渐地,布什的朋友们发现聚会时他不再喝酒了,尽管从外表上看一点变化也没有,但在内心里布什开始感觉到与以前不同了。他开始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精力也更加旺盛,开始变得更愿意听别人讲话,而不像以往那样滔滔不绝,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不久,他便决定参加得克萨斯州州长选举(1990年),尽管失败了,但他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决然与坚定,与戒酒前判若两人。
后来,布什多次诚恳地承认,自己不是完人,年青的时候做过一些今天并不觉得特别自豪的事。3他相信,作为领导者,有责任向孩子们传递一条明白无误的信息:不能酗酒,不能吸毒,不能婚外生孩子。从此以后,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诚恳地承认错误和不足也便成了布什的一种作风,并帮助他渡过了诸多难关,这其中,喧鸠事件最能说明问题。
喧鸩事件
1994年8月,一只鸟给布什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一张传遍世界的照片中,布什身穿蓝牛仔装,猎人马甲,一手拿一只短枪,另一只手拿着被误杀的鸟。
那是一次普通的游猎活动。布什像往常一样在野地里拿着枪寻找斑鸠,向导对他说,“斑鸠在你左边。”于是他开枪打中一只鸟,走过去捡起来,递给了向导。过一会儿,他们便打道回府了。
令人不安的是很快发生了。布什的助手休斯告诉他,刚从休斯敦的摄影师那儿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布什打的是濒危物种,至少是受保护的。大家都很惊讶,马上找到向导的号码,布什打电话过去,问那个:“是斑鸠吗?”对方长时间沉默。其实向导早就知道打死的不是斑鸠,是喧鸩,因为有摄像机和记者围在左右,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把鸟塞到腰里什么也没说。
布什和助手面面相觑。几乎是异口同声,他们说“我们承认” 。布什派人找到当地治安法官,看看误杀飞禽以后都罚多少钱(法官定的罚金是130 美元)。当天下午,布什在达拉斯的记者招待会上先做了坦白,接着开了句玩笑:“谢天谢地,还没到猎鹿的季节,不然我非打死一头母牛不可。”大家一起笑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件事最后并没给布什带来麻烦,反而有所帮助。布什后来总结说,通过这件事他向选举人表露了他们不曾看见的一面:犯错误也敢于承认,而且还能从中找到笑料。人们通过观察候选人如何处理事情,然后增加或减少好感和信任度。显然,通过这个意外,许多选民发现布什是一个诚实的人,而且有着幽默感和乐观精神,像普通人一样亲切,又有着职业政治家的自律和责任心。这件事情给布什进一步的启发是,任何危机都有可能成为转机,关键看你怎么认识和面对,在多年后的2001年9月11日,布什再次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像打棒球一样竞选
小布什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棒球迷。还是在婴儿时,母亲芭芭拉就带他去看了第一场球赛,在8 岁时就成了巨人队的球迷。对他来说,棒球不仅是愉悦心灵的运动,更是引发灵感的游戏。由于棒球没有时间限制,或者说用不着时钟,除非一局之内三次出界,否则就无须受人为的限制,这很匹配小布什的牛仔性格。
像很多棒球迷一样,布什也非常喜欢比赛中的间歇,因为这段时间可以用来思考、记忆、比较现在和过去,同时也可以与同伴交流。他常说,看棒球最好跟你喜欢的人一起去,因为能有许多时间谈话,你跟你爱的人一起看球,你们一起谈论棒球,谈论儿女,谈论生活。有一段时间,布什每年都要与劳拉看十几场棒球赛。在他看来,那是为家庭和朋友安排的时间,他们的女儿也在球场长大,他们也在球场招待来自各地的朋友。
不仅如此,棒球的挑战还会激发他体内的竞争意识,而且这种挑战对大家是一视同仁的,因为正常身高的人就可以从事棒球运动,用球员和播音员约·加拉基欧拉的话说,“棒球每次都给你提供成功的机会。然后棒球又把所有的压力带给你,为的是证明你还没得到它给你的机会。棒球从来不把机会从你身边拿走,它也从不把压力拿走。”
更重要的是,棒球还使他成为了自林登·约翰逊以来最富有的总统候选人。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布什奶奶的弟弟、他的大舅爷乔治·赫伯特·沃尔克就和另外两个人共同拥有了一支球队,看着舅爷惬意的样子,布什的心里播下了渴望拥有俱乐部的种子。后来机会终于来了。1989年初,老布什的旧交埃迪·席勒决意要卖掉自己的“得克萨斯漫游者队”,对于这样一个投身于他一生钟爱的棒球事业的机会,小布什自然不肯轻易放弃,尽管需要8600 万美元,但他仍信心十足。用他的话说,“既然已经敲门了,就要接着敲下去”,布什开始四处游说,给朋友打电话,给不认识的人打电话,想方设法凑足购买球队的钱,并最终如愿以偿。布什用他的石油公司被出售时的所得买下了球队1.8%的股份,并被推选与爱德华·罗斯共同负责球队的日常管理。几年后,布什卖了得克萨斯漫游者队,并且赚了1500万美元,这个数比他想象的要多,也使得他拥有了从政的丰厚的经济基础。
还有一个潜在的收益是知名度的提升。尽管小布什所持股份少得可怜,但他却表现得像是俱乐部真正的主人。他参与各项赛事,在电视上进行评论,四处签名,并印发载有他本人照片的棒球卡片。没过多久,小布什就成了得克萨斯州的知名人物,从而他日后竞选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更耐人寻味的是,在成为州长后,这家俱乐部还成了布什的公关公司,为他做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工作。
在投身政治生活之后,布什还发现了棒球与政治的关系。用他的话说,棒球更像是生活中做出的其他努力,因为“棒球是乐观者追求的目标,与钻井和竞选没什么区别,你每天走进球场后,你必须相信你能赢。钻了一口干井后必须钻另一口,你必须相信这口井里有油。参加竞选,特别是失败以后,你必须相信下一次能赢。”
在经历竞选的挑战之后,布什意识到,棒球实在是训练政治与管理的最佳场地。棒球的底线是结果:胜利与失败。棒球需要观众,而参加竞选的人也首先必须吸引观众,然后要留住他们,还要让他们再回来。如果一支球队想赢,就得相信球迷,就得给他们的家人和孩子提供舒适的地点,选举也是一样,你必须有远见、有信心、有方法,为成功而竞选,并且能够享受这个过程。不仅如此,布什还从棒球运动中练就了一身不怕批评的本领,学会了藐视那些无足轻重的失败,重视那些长远的目标。
棒球也确实使布什变得很超脱。1994年竞选州长时,布什的对手理查兹州长曾把他说成“某个傻瓜”:“你拼命工作,大有起色,成绩逐渐上升,孩子们一天比一天好,辍学率一天比一天低。忽然间,来了某个傻瓜,要竞选公职,告诉大家那一切都是编出来的,不是真的,把你的工作说得一无是处。要是用他的话说,得克萨斯一片漆黑。”然后她又极力否认自己这么说过,说所谓傻瓜是“泛指”,但电视台的录音却证明州长就是那么说的,而且大家也能听出来,她指的是自己的对手。这个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而布什却觉得挺高兴,因为这件事表明他的对手忽然之间注意他了。电视台记者来到他在达拉斯的办公室采访他:被人称做“傻瓜”有何感想?布什付之一笑说,自从他读萨姆·休斯敦小学,就不记得有谁这么称呼我。布什的这种对攻击的从容成为了他的一件武器,使对手沮丧,也使身边的人释然。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棒球手一样,目光坚定,而不屑于解释。
家里的阳光
使小布什变得如此坚定的,不只是个人的成熟,更有父母的关爱和乐观情绪的熏陶。在一次调查中,许多受访的美国人坦率地承认,他们眼中的布什一家堪称模范家庭,值得敬重和效仿,也值得信赖和支持。
布什一家的确让人羡慕。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所有的成员都相互忠诚和支持,当他们中的一个成员谈到另一个成员时,一般都充满了热爱和敬佩之情,尤其是面临大的挑战时,这个家庭显得特别团结和有战斗力,总是能够互相鼓舞,彼此安慰。这种氛围也深深地影响到小布什对生活和政治的看法,使他变得积极而平和。
在1992年老布什竞选连任失败后,小布什的母亲像往常一样镇定自若地说:“好啊,现在都过去了,我们往前走吧。”所有的人便都按她说的做了。小布什回去接着计算得克萨斯漫游者队的胜负,在全神贯注中驱散内心的失落,他还积极训练,参加了一次休斯敦坦尼克马拉松长跑。老布什夫妇则在休斯敦建了一座房子,为慈善机构募捐,撰写回忆录,邀请那些有趣的人来参加夏季晚宴,并为修建老布什的总统图书馆做准备。让儿女们欣慰的是,老俩口还拿出时间钓鱼打球,读书看报,栽花种草,到世界各地旅行讲演。没过多久,所有的不快就都烟消云散了,全家人都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布什夫妇的表现有着极大的说服力,让小布什和杰布·布什看到失败以后生活还是大有希望的。两位老人树立的榜样是美好的,无论是他们的恩爱,还是他们的坚强,他们使子女亲眼看到一个人可以进入竞技场,全力以赴参加比赛,然后完好无损地离开。这一切都坚定了布什兄弟从政的信念,使他们能够充满信心地奔向两个大州的州长宝座,其中的一个还在9年后走进了白宫。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有什么样的母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子,有怎样的父母之爱,就会孕育出怎样的心灵。由于父母的爱是毫无条件的,清新而完整的,小布什才得以无拘无束地成长。由于始终相信父母的爱是毫不动摇的、千真万确的,他们的内心深处才会永远有一种安全感,也才可能去更好地与人合作,信任他人。在布什看来,无条件的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一旦你知道你的家人总是爱你的,你做什么都会无拘无束。你会心安理得地失败。你也会放开手脚去争取成功。令小布什难忘的是,在父亲做副总统和总统的12年间,不论有多忙他都要跑去接孩子们打来的电话,他还给孩子们写长信或者发电传。在卸任后,老布什仍然与儿子保持着密切联系,有时还会给他发电子邮件。
芭芭拉则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第一夫人之一,芭芭拉对孩子的爱被传为佳话。当小布什打橄榄球时,芭芭拉总是在不远出为他加油,他的比赛一场都没落下。在芭芭拉的营造下,布什的大家庭气氛和谐而温馨,无论大家多忙,都会在芭芭拉的号召下聚到一起野营、烤肉、聊天。芭芭拉非常注意与子女进行沟通,即便是在与老布什周游世界时,她也会常打电话来,并且把她在旅途中的游记副本送给孩子们。
在关爱之外,老布什还给小布什留下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教训。最令小布什记怀的是,父亲因政策的犹疑而吞下苦果。在上任伊始,老布什总统曾保证要把减税进行到底,他也确实坚持了几年,但后来,为形势所迫,他和他的顾问决定与国会妥协,用征税换来了对支出的限制。他为此付出了沉痛代价,违背诺言让他的名誉受到极大影响,削弱了他的群众基础和支持力,尽管许多经济学家指出,这次妥协为经济复苏打下了基础。从这个教训中,布什懂得了,在政治中,有些时候需要认错,有些时候需要坚持,尤其是在重大政策上,自我否定就意味着“自杀”。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在伊拉克遇到多大的困难,布什都决不承认打动这场战争是错误的,父亲错过了一次,他可不能再错了。
不仅如此,小布什还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必须支出赢来的政治资本,不然它就会枯萎、死亡。他懂得了在任职期内要保护自己并不容易,必须积极地扩展自己的权力基础,必须懂得选举人感兴趣的是你做了什么,而且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你下一步要做什么。在“9·11”之后,布什精确地把握了民众的脉搏,把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并且努力展示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
像克林顿一样,布什也有“数字崇拜综合症”。一方面,他对民意测验的数字有着十分的敏感,不断通过行动来摆脱支持率下滑的趋势,以对民意测验的分析为基础展开有效的行动。由于共和党与大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布什的诸多政策也令人美国的工商界欢欣鼓舞,美国的媒体也很愿意帮助白宫对民意测验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消毒”。于是我们便看到,在安然门、预警门、情报门等诸多危机之后,布什不仅没有遭遇猛攻,还得到了民众的同情和宽容。在焦点被成功转移并伴随着好消息之后,沸沸扬扬的丑闻不久便显得不十分重要了,而那些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记者和专栏作家却显得好像是跟不上时代了。在这方面,小布什要比老布什高明许多。
老布什给小布什的又一个重要启示是,在当今世界,个人外交非常重要。通过观察父亲与外国领导人如何建立友谊与关系,这些关系又如何发生了作用,小布什真切地体会到了个人外交的价值,因为这样做既可以提高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可以扩展自己的政治空间。小布什还亲眼看到在父亲身边集结起聪明、能干、忠实的人们是多么重要,那些人不怕对你说实话,也不会在巨浪滔天的时候弃船而去,这些认知使他的处理关系的能力得以更上一层楼。
关系胜过能力
在比较布什父子的异同时,老布什的顾问吉姆·皮顿指出,小布什不具备老布什及其他许多美国总统那样积极的乐观主义,“老总统从不操心自己有多少敌人,而小布什每天都为此殚精竭虑”。4小布什对人际关系有一种天生的兴趣,看重,甚至有些紧张。
用心理学的人格划分来看,小布什很像“教育家”(ENFJ)类型的人:心里最常有的一件事是关系。这种人有建立并维持一个有意义与相爱关系之能力,并使之为快乐幸福的一部分,不论是在处理工作上,友谊上,家庭上,或爱情上的人际关系,他都非常重视发展并也确保有意义的关系。这样的人是从政的好材料,而且非常适合当代社会。
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布什很早就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才能,他不仅会用整夜的时间记住新生的名单,而且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在一切可能的场所(球场、走廊、教室甚至浴室)与大家认识,主动而诚恳。对几乎所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布什都有着特别的敏感,无论是耶鲁的“骷髅会”,还是棒球俱乐部,都深深地吸引着他,他在其中如鱼得水,并且为日后的政治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得克萨斯任内,布什人际关系情商表现得尤为突出。布什总是能够想到并愿意与大家(包括府邸的厨师、保安和随员)一道分享彼此生活中的特殊时刻,邀请他们参加就职典礼、晚会、晚宴、招待会甚至还有野餐。他不仅邀请工作人员的家属一起来,还常常给大家分发讨人喜爱的奖品,以答谢他们,并以此过去日子里发生的不寻常的事情。每次过万圣节,布什夫妇还会特别邀请工作人员们的孩子来州长府邸做客,有人过生日时,可能还会收到布什的小礼物。,他每年还邀请我们这些资深的员工参加正式的节日晚宴。让布什身边人难忘的是,在沃斯堡教堂发生可怕的枪击事件后,州长参加了社区举行的悼念仪式,他一言不发,坐在悼念的人群里,而不是台上。到来白宫之后,布什依然保持着与周围人的和谐关系,虽然他有时会冒犯别国的领导人,但他却总是很尊重周围的人。
在私下里,布什经常会表现出平和甚至多少有些童真的一面。有记者透露说,在长达两年的总统竞选途中,布什最喜欢做的就是在竞选之余抽空溜到他的竞选专机的后部,与在那里工作的记者、摄影师以及网络工作人员开玩笑,他还经常在摄像机镜头前扮鬼脸,讲笑话,说自己的故事。这曾经被有些人视为可笑之举,殊不知正是这些吸引了普通人和精英人士。《纽约时报》记者弗兰克·布鲁尼在《漫步历史:布什的非常之旅》一书中给广大读者描绘了布什随和、真实的另一面,他和许多美国民众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对布什的随便觉得有点“异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9·11”事件发生之后,对他的尊敬感却油然而生。对此,《华盛顿邮报》的一位专栏作家评价道,“乔治.W.布什能够对几乎每个人都有吸引力的诀窍是,他熟练掌握了非常古老的政治艺术,这就是:他能够使人们,使所有不同的人,喜欢他。”
人才吸铁石?
被称作是“当代的马基雅维里”的克里思·马修斯有一套很有意思的理论:你要求别人给你与的帮助越多,你拥有的支持者就越多,聪明的政治家总是会努力让自己的事业成为他人的希望所在。布什就是一个深谙此道的人。
早在得克萨斯,布什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调子:组织有建设性的政府。他一在直努力创造一种气氛,让大家觉得无拘无束,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和意见,特别是他们真实的意见。布什想让下属知道,他能倾听他们的建议,尤其是那些经过充分调查和认真思考之后的建议,他不希望下属说他爱听的。无论是在讨论政策、人事任命还是法律咨询时,布什都会经常停下来,在房间来回穿梭,问不同的人他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在做决定之前,他会认真了解这个问题的背景,阅读有关文件,查找额外的信息,这得益于历史专业所给他的熏陶。
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布什很讲求效率,不喜欢冗长的会议和罗里罗嗦的汇报,在听汇报前一般都先读简报,然后让汇报者合上笔记本,用他们自己的话告诉他什么问题重要,他们有什么建议,为什么这么建议。布什最喜欢下属能直截了当、言简意赅地提出问题,表达他们的看法。此外,布什还经常打电话问下属的意见,做私下的交流。他还常常找来其他当事人直接对话,了解汇报之外的细节,表现出一种特别的精明。
布什的这种风格也带到了白宫。与克林顿总统有所不同的是,小布什对总统职位有着明确的看法,善于授权他人,并且用人不疑。布什有一种很简洁的想法: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寻找那些精明而又忠诚的人,制定议程,定下调子,然后让其他人去发挥。还是在他当州长时,就有媒体称,布什州长任命的人,不论男女,个个聪明过人,堪当重任,他选人就像是管理企业一样。而且十分难得的是,当有人抱怨布什的下属时,他总会站出来承受批评。5
也正是因为这样,布什的属下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受到信任的感觉则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能量,从而提高处理问题、独当一面的能力。这也正是布什身边汇集着众多能人的缘故,有些本来就强的人得以释放了能量,有些稍欠火候的人则在信任的目光中迅速成长了起来。而布什则落得清闲,打下框架和原则,在此基础上运作并做出决定,然后把具体的事情交给大家去办。这也使得他成为当今大国领导人中不多见的有诸多个人空间和可支配时间的人之一。他关注的是森林,而不是树木。
布什在用人方面的另一高人之处,是经常能够化敌为友。布什与绰号“恶煞”的民主党副州长鲍伯·布洛克不寻常的关系最能说明问题。在出任州长后,布什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访布洛克,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认真而耐心地听,而布洛克在独白中不仅对“倾听者”多了一份好感,也使布什加深了对他的了解。没过多久,布洛克就发现布什不仅有能力解决问题,而且不怕压力,即便是压力来自对布什当选出过力的人,布什也会坚持原则,并且从不食言。布洛克后来告诉别人,布什最初赢得他的尊敬正是从这些交往开始的。
在与得克萨斯州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彼德·兰纳相处时,布什则表现出能够接纳异见的雅量。尽管他们在重要问题上经常意见不一,但他们都能够尊重对方的不同意见,并逐渐成为了朋友。不仅如此,布什还非常注意与议会中的实力派和年轻人接触,他有时会不打招呼就去他们的办公室,并邀请他们吃早饭、午饭或者晚饭。就这样,在议员们共度的时光中,布什交下了许多朋友,增加了支持者,也熟悉了议会的运作。民主党党员、参议院委员会主席雨果·伯朗格后来对布什说,他和布什呆在一起的时间比任何一个民主党州长都要多。
强势州长,强势总统
在布什到任之前,得克萨斯州长办公室经常被人贴上“软弱”的标签,但他却不同意这么说,他相信,一个强者可以带来巨大的差别,并立志要改变人们对州长职位的认识。根据宪法,州长办公室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布什却有能力把权力最大化。在他看来,州长可以签署或者否决每一项立法,可以任命数以千计的官员,可以召开特别会议并制定会议议程。此外,州长还拥有传播信息的力量,他可以和公众交流,阐述自己的想法、意见、议程,可以为全州和立法过程定下基调。由于他很快团结起了周围的人,并且与议会、媒体、公众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布什不久便成为了得克萨斯州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强势州长。
在进入白宫以后,布什便一直在塑造适合他自己的、适合他的政治班子的、受人尊重的白宫生活方式和权力分享模式。还是在2000年总统竞选时,布什就曾多次强调他将“重塑白宫的荣誉和尊严”,他一方面减少了克林顿时期的各种盛大华丽的宴会,并且几乎不邀请美国娱乐界或演艺圈的人士参加;另一方面,他有尽可能多地创造军界、工商界和政界所欢迎的“机会”,在反恐之余把美国人的敛财之手更理直气壮地伸向世界各地,尽管他由此而成为了迄今为止最能花钱的美国总统6,但却深得各界欢心,这种欢心也反过来巩固了布什的权力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布什非常善于和热衷于寻求资助,无论是在中期选举之前,还是在总统选举之前,他都能够争取到令对手眼红而又望洋兴叹的巨额资助。这不仅是因为他与工商界有着极深的渊源,更是由于双方的共生关系。在工商界大亨的眼中,布什的众多政策都是可爱而令人心动的,而布什诚恳地求助更令人难以拒绝。根据政坛的权力法则,人们很愿意把兴衰与那些求助于他们从而使他们感到重要的人联系在一起,而且投入得越多,就会越坚定地支持他,用马基雅维里的话说,伟大的事业就像伟大的战争,只要作出牺牲,就需要进一步作出牺牲。
当然了,更重要的支持还是来自民众。尽管有为数不少的人对布什有不满甚至厌烦情绪,但坚决支持和信任他的人也不在少数,其比例和持续时间之久在美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布什的传媒秀
就像里根得益于以迈克·迪弗为首的高水平的媒体操纵机器一样,布什的脱颖而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卡尔·罗夫的精心操作。尽管布什总统对大家把后者形容为他的“大脑”颇感难受,但他不得不承认,每一项政策,每一次政治“演出”,都要经过罗夫的检查或预定。
从某种程度上说,罗夫把总统职位改造成了一个礼仪性、象征性的而又极具威力的职务,他不仅关注总统的形象,也关注总统业绩的积极展示。尽管布什的班子成员(如切尼、拉姆斯菲尔德等)经常成为媒体炮轰的对象,但布什却始终置身于与媒体的冲突之外,看上去就像一个慈父,在欣赏着孩子们的“演出”。
在罗夫的授意下,布什有针对性地展开了自我包装工作。在“9·11”之后,他在硝烟未尽时跑去纽约现场凭吊死难者并安慰受害者家属;为了避免“文明的冲突”,他特意走访了华盛顿的伊斯兰中心,表示“无论从哪个方面,我们都没有把这看成是一场宗教战争……伊斯兰人民崇尚和平,穆斯林信仰是和平的信仰……在美国,有数百万的人信奉穆斯林,他们和我一样,也热爱我们的国家,在向国旗致敬的时候,他们和我一样坚定不移”;为了帮助共和党扩大在国会和州政府的优势,他“飞翔”于全国各地,为共和党的候选人助威、拉票,俨然共和党“教父”的姿态;为了不厚此薄彼,他不仅经常请主流媒体的记者来白宫做客,还于2003年10月13日特别接受了5家地方媒体的专访,使这些平时难有机会报道白宫事务的地方媒体受宠若惊的感觉;为了不使民众产生恐慌情绪,在美国发生首例疯牛病后,他照吃牛肉不误;为了表现出保守的一面,他坚决反对同性婚姻;为了振奋美军士气,他出人意料地飞往伊拉克劳军,而在他离开不久,美军就抓获了萨达姆,看上去就像是他带给美军好运……就这样,布什不仅得到了美国公众的大力支持,还赢得了媒体的好感和敬畏,即便是他说了错话,做了傻事,报道出来的结果也显得十分亲切,就像他吃饼干噎了之后,媒体很快便把他母亲的忠告搬了出来,人情味十足,而公众则喜孜孜地注视着这个不平凡者的平凡表现,心理距离进一步拉近了。
不仅布什在积极地“表演”着,他手下的人也都热情地与媒体周旋着。像布什一样,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和美国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事务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保罗·布雷默都与地方媒体有过亲密接触;拉姆斯菲尔德和他的助手、鹰派思想家沃尔福威茨则常常在政策出台前撰写“气球”性的文章试探民众和国外的反应,为政策进行理论铺垫;副总统切尼几乎则负责与电台、电视台联络,一直定期出现在电台的谈话节目中,并常常在星期日电视节目中露面;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则主要为布什的国家安全政策进行辩护;国务卿鲍威尔扮演的则是较温和的鸽派角色,在鹰派过激时做出些纠偏式的举动,让舆论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属于“春天”派;白宫官方网站通过不定期的“向白宫提问”的公开聊天节目拉近普通民众与国家领导人的心理距离;而更多的新闻官员则以足够的笑脸来应付随着政治“天气”的变化变得咄咄逼人的媒体,从全部播出新闻的有线电视网、各种杂志、周末闲聊节目到1200多个广播电台都需要应付,很显然,白宫需要大量的地毯式的电视报道,将摄像机集中在领袖为保护国家安全、弘扬美国精神、振兴国家经济而孜孜不倦的场面上。
就这样,在白宫上下的努力下,布什的任职表现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感觉:在他的监护下国泰民安,美国有能力打败一切敌人,有能力复苏经济,有能力让世界上更多的地方实现民主、拥有自由,尽管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精心策划的媒介策略创造出的“公关产品”。事实上,总统及其幕僚们每一天都在煞费苦心地制造有利新闻,消除负面新闻,以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确立他们满意的形象。
作为有现代意识和经济头脑的领导人,布什鼓励并支持白宫的高层官员和媒体、公关人员花费大量时间与新闻界交谈,商议新闻策略,回顾他们最近在某个新闻上所做的努力。如果布什要会见记者,或发布消息,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时间,卡尔·罗夫们都会预先推敲好措辞、帮助布什排练好对这个或那个问题的回答,以防他不按讲稿讲话,授新闻界以口实。在萨达姆被捕后,尽管布什心情非常愉快,但他的谋士和助手们还是劝说他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以使他说的每句话都有的放矢,严谨、周到。
值得一提的是,学过MBA的布什不仅有着惊人的危机管理能力,也有着转嫁危机的手腕。当布什政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时,转移公众的注意力就成了当务之急。当国内经济不景气时,就大谈特谈反恐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全面展开“倒萨”的心理和舆论攻势;当失业率居高不下且面对民主党的狂轰滥炸时,布什政府就上下一气、各有分寸地把人民币当作替罪羊,尽管他们很清楚中国的政策与美国的就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到了公布可喜的经济数据后才减缓了对中国的压力;当政府高官陷入公司丑闻时,布什总统就拿“邪恶轴心国”和国际恐怖主义说事;当大家关心大事时,白宫就在一些小的法规和事件上大做文章,使民众对总统的亲民姿态产生好感,从而避开传媒不利报道的侵扰。就这样,布什在助手们的积极运作下包装着自己,包装着总统席位,包装着美国政策,也包装着美国形象。但无论怎样包装,他都无法让所有人都站在他和美国的一边,只要他的政策中还有不利于其他人群和其他国家的因素存在,就会有人恨他,有人抱怨他。
恨也布什,爱也布什
在美国,喜欢和信任布什的人数居高不下,而反感他的人也不在少数,在世界范围,不得意布什的人就更多了。在阿拉伯世界、在欧洲、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布什的牛仔作风,他的单边主义做法都引起了极大的非议。
像里根一样,布什也是来自美国的西部地区。广袤的沙漠,疾驰的骏马,铸就了刚健粗犷、勇于冒险的西部牛仔文化,这样的文化在布什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作为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布什富有冒险精神,个性强硬,崇尚武力,这种性格作为个人倒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却不能不让人担忧。一位传记作者评价说,布什身上具有总统的特质,他不会轻易做出决定,可是一旦做出决定,就决不会瞻前顾后,他会毫不犹豫地以小博大。更令人不安的是,布什身上有着浓郁的宗教气息,自信对全世界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布什不仅把美国比作“民主的灯塔”,还极力在阿拉伯世界和世界其他地方推行美国式的民主,这也使他在那些地区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对于布什政府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许多人都觉得难以理解。《国际先驱论坛报》的一篇文章批评说,布什政府完全像个乳臭未干的孩子……那些十几岁的孩子总是犯错误,因为他们想用一种极其简单的方式来解决复杂问题,他们的思维里只包含着一些非常孩子气的时间观,缺乏对别人的认同,并且疯狂自恋,以及只能说服自己的荒谬逻辑和道德观。
另外一些人则从心理上找寻布什的“病态”根源。日前,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心理研究机构的4名心理学家发表研究报告称,布什总统患有偏执性神经病,持有一种黑白分明的道德观及不能容忍模棱两可的心态,这种对模棱两可无法容忍的心理会导致其拉帮结派,对事物的看法先入为主而得出不成熟的结论,并且喜欢按照简单化的陈腐老套的方式办事。其中一名心理学家格拉塞尔说,布什政府因为相信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忽视与其立场相反的情报,就是出于这种封闭和偏执的心理状态。据称,布什的这种偏执心理还将成为一本心理教科书中的一个案例。
在一些媒体和博客网站抓住“布什的谎言”不放之际,一个网络竞赛还直接拿布什开涮,这个名为“30秒布什”的竞赛专门向社会征集讽刺布什的幽默短片,而在短短数月之内,该网站就得到了200万人的注册,并征集到了1512部讽刺影片。在一则发人深省的电视短片中,孩子们在学校的毕业会上一个接一个地向家长讲述,自己在学校期间学到了什么。第一个孩子说:“如果我认为某人想欺负我,我就要先发制人地先去欺负他。”紧接着,一个女孩子说:“无论我的朋友(盟友)说什么,我都不会理会,因为我已经决定了。”最后一个孩子在说:“别问我为什么把一切弄得乱糟糟的,别问我为什么让别人生活在恐惧中,如果你要这么问我,就证明你不爱国!”在片子的最后,画外音质问道:“看看我们都教给了孩子们什么!”尽管这些舆论和看法还远远谈不上主流,但多少还是表明了真实的民意:作为个人,布什和他的家庭会赢得许多人的好感,但作为美国总统,他的所作所为却并不能让人特别钦佩和赞许。
也许布什总统应该听听约翰·麦金农的忠告:在采取能对子孙后代的生活、我们的资源和我们的荣誉产生影响的行动之前,我们所采取的方法要包括一个明确可信的目标,一个经多方讨论过的连贯的计划;了解对现在有启示的历史,了解所采取方法的局限性;真正地替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人换位思考,不是光从感情上予以声援;尊重其他人和其他国家;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伦理;从内心尊重团结、独立、隐私和自由,以及幽默感、反讽和谦卑等品质。7如果布什能够从遇到的诸多麻烦中吸取教训的话,如果他有第二个任期改变人们对他的不良看法的话,不仅他自己会有机会得到一个良好的历史评价,而且美国和世界都会因此而受益。
还是让布什自己用行动来告诉我们他是谁吧!
1 本章的部分故事来自《勇往直前──通向白宫之路》、《前路未卜:美国总统布什的历史秘辛》、《谁让布什像个总统》、《第一夫人:从玛撒·华盛顿到劳拉·布什》、《布什家族的战争》等书,谨向作者和译者致谢。
2 1968年劳拉从这里大学毕业。
3 他说,“我年青时不负责任,有时做出不负责任的事来。”
4 【法】艾里克·罗朗:《布什家族的战争》,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5 正因为如此,布什的一些下属常常在他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他承担责任,这一点在“情报门”事件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6 在布什上台之初,国库里还有克林顿政府给他留下的1270亿美元的财政盈余,可是布什在3年之内就把它们挥霍一空,而且还增加了374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创造了美国历史上财政赤字之最。
7 《国际先驱论坛报》,2003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