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锁劳
2002-04-10
对于以色列,这是一个在死亡的恐惧中度过的逾越节,频频的爆炸是以色列人挥之不去的噩梦。活在这个不安国度里的中国人记录了这些惊栗的日子。
3月11日“瞬间咖啡厅”的瞬间
清晨,正在厨房吃早餐,准备前往希伯来大学图书馆。这时候印度人哈什急匆匆地跑出他的卧室,举着当天出版的以色列《国土报》英文版,指着报纸上的一张照片,大声说:“王!你看这个小伙子,他是阿萨夫的好朋友,阿萨夫刚刚给我打了电话。”
阿萨夫是以色列电视台记者,和哈什是好朋友。哈什是我的室友,也是希伯来大学的博士后访问学者,业余从事新闻工作,兼任印度信托新闻社驻以色列记者。
我接过哈什递来的报纸,看着报纸上的这个小伙子。这是一个相貌平常的以色列青年,名叫纳塔奈·库彻维,今年31岁,未婚,在耶 路撒冷一家法律事务所工作。两天前,他在耶路撒冷的“瞬间咖啡厅”爆炸案中死于非命。
报纸上有五张美丽动人的笑脸令我格外伤感,她们都是二十来岁的妙龄女郎。其中还有一对已经相爱六年的恋人一同被炸得粉身碎骨。他们原定于五月的婚礼还未来临,原应在婚礼上欢聚的两家人却在合葬仪式上“巧遇”,众人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
我的眼睛已经模糊一片。
这个距离总理府100米远的咖啡厅对我并不陌生,由于位于市中心一个交叉路口,夜晚顾客如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爆炸时还有52人一同受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它会被选中作为“人肉炸弹”的目标。
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邻居老汪邀我去希拉顿饭店参加一个中国画展。老汪在耶路撒冷已经留学5年,他两年前就住在“瞬间咖啡厅”近旁。“瞬间咖啡厅”就在希拉顿饭店附近,何不乘此机会再去看它一眼?
画展的主人是一位80岁的以色列老妪,她从一个日本人那里学来的中国画形似而神不似,实在无甚吸引力。我催老汪赶快回去看“瞬间咖啡厅”。两名新华社驻耶路撒冷记者和两位来自上海的学者也加入了我们的行列。
已是晚上9点30分,耶路撒冷市中心的街道还有熙攘的人群,但“瞬间咖啡厅”附近却是死一般的沉寂。六个中国人的突然造访惊动了总理府门前的卫兵,他端着冲锋枪走了过来,见我们这些文弱书生不像恐怖分子才放心离去。“瞬间咖啡厅”已经在“瞬间”消失了,屋顶塌了,墙壁倒了,地上隐约可见红色的血迹。在一段残留的矮墙顶上,一排红蜡烛的烛光在晚风的吹拂下不停地摇曳,就像人类不堪一击却仍苦苦挣扎的生命。
3月27日 公园宾馆 最后的晚餐
今天是逾越节(Pesach)的第一天,按惯例,犹太人一般要在晚上举行隆重的“希德尔”(Seder,即逾越节家庭晚宴)。该宴会是犹太人年中最重要的一次晚宴,所有家庭成员要喝上四杯葡萄酒,吃羊胫骨、鸡蛋、无酵饼、蘸盐水的苦菜等。就餐的同时,全家人还要诵读《哈加达》、《出埃及记》和《颂赞诗篇》等经典,宴会常常持续到午夜。
上午,我与妻子随老同学张平夫妇一起去耶路撒冷附近的贝特·使麦史城郊赏花。在那个山花烂漫的山顶上,恐怖活动、自杀炸弹,仿佛离我们很远很远。
然而晚上回到家时,一打开电视,立即惊讶得目瞪口呆。CCN、BBC、SKYNEWS和以色列电视台全都在播放同一条消息:以色列时间当晚7∶30左右,海滨城市内坦亚一家著名宾馆—— 公园宾馆发生了自杀式炸弹袭击,至少22人被炸死,100人受伤。一个25岁的巴勒斯坦男青年充当了“人肉炸弹”。望着电视上杯盘狼藉、血肉横飞的场景,妻子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以色列人气愤地把这次袭击称为“逾越节大屠杀”,因为爆炸时共有250个以色列人在宾馆的餐厅内举行“希德尔”庆祝逾越节的到来。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在如此神圣的时刻会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灾难。
在事件中捡回性命的沙鲁姆·戴维说,最近一段时间因巴以冲突愈演愈烈,他和家人都不敢随便离开家门,不敢去任何公共场所,甚至不敢去商业街购物。一家人在家呆得实在无聊,于是决定参加此次在宾馆公开举行的“希德尔”以便调节一下心情,岂料却和这场浩劫碰了个正着———沙鲁姆在爆炸中失去了年幼的儿子。
3月29日 耶路撒冷 一袋危险的面粉
早晨便开始下阵雨,狂风一直刮着,偶尔还伴随着电闪雷鸣。中午,妻子提议外出走动一下,到离家200米远的超市采购一袋面粉。我从窗户往外张望,只见天空依然阴云密布,便劝她留在家里。
过了一会儿,忽然听到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初时还以为是天空闪过的一个惊雷。几分钟后,当警车救护车的鸣笛和头顶上盘旋着的直升飞机的轰鸣响起时,我们意识到,附近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拉着妻子前去查看,走出楼门不到百米,便目睹了救护人员在超市后门抬出伤员的场面。警察已经封锁了通向超市正门的所有道路。我只好对着救护人员拍下了一张数码相片。一个从身边经过的黑人青年告诫我说:赶快回去吧,这里不安全,有可能再次发生爆炸!我们置若罔闻,继续往最接近现场的围观人群靠拢。这时,天空又落下了大颗的雨滴,很快打湿了众人的外衣。一名女警官走过来,苦口婆心地劝说人群散去,特别叮嘱我们夫妇率先离去。
回到屋里,打开电视,几大电视台正在报道爆炸的详情。自愿充当“人肉炸弹”的是一位来自耶稣诞生地伯利恒的巴勒斯坦少女,年仅16周岁,长得眉清目秀,婷婷玉立。由于紧张和缺乏经验,她试图强行闯入超市,引起了门卫的警觉。当那位55岁的老门卫手持探测器准备贴身检查时,她过早引爆了绑在腰部的炸药。门卫和一名恰好也在入口处的17岁以色列少女被炸死,另有31人受伤。
这个超市是附近居民区最大的日用品店,人流众多,生意兴隆。如果巴勒斯坦少女冲进超市内部引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我和妻子暗自庆幸没去购买那一袋危险的面粉。
3月31日 海法 无法逾越的逾越节
这是逾越节的第5天,希伯来大学仍在假期,只好呆在家里休息。下午4点打开电视——又是血淋淋的场面!这一次爆炸地点移到了海法——以色列北部另一个海滨城市。一家阿拉伯人经营的餐馆在当天下午2∶30分遭到了“人肉炸弹”的袭击,14人被炸死,包括1名阿拉伯业主家族成员,另有30多人受伤。哈马斯声称对此负责,该组织1名18岁的男性成员
实施了这次自杀性袭击。死者中有一家三口。
看到这里,妻子再也忍不住了,对我说:我们还是早点回国吧,继续呆在以色列实在太危险了。这话她不是第一次对我说起,早在去年10月下旬我刚来到耶路撒冷时她就说过,甚至在我来以色列之前她就劝我放弃此行。可是最终都被我婉言说服。
在埃及留学的两年里我对阿拉伯国家的情况有一些切身体会,然而对冲突的另一方———以色列却没有任何感性认识。虽然非常清楚以色列目前的危险形势,但是实在不愿放弃这样一个就近观察研究的机会。
妻子是久劝无效之下才来以色列陪我一同担惊受怕的。然而,这毕竟还是短期的,以色列人面对的才是遥遥无期的忧心和焦虑。沙龙上台以来,尽管以军多次占领巴勒斯坦控制区,打击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自治权力机构,逮捕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可是针对以色列平民的恐怖活动不仅没有根除,反而日趋严重。
2002年的逾越节经过这几次炸弹袭击,已经彻底丧失了一切的节日气氛。我们只是不知道,明年的逾越节是否还将如此难以逾越……
相关资料:
逾越节是犹太人最古老的节日,源于《旧约圣经·出埃及记》。据说犹太人在古埃及生活时期,遭到法老的残酷迫害。上帝命令摩西把犹太人带出埃及,但法老不准犹太人离去。上帝于是决定惩罚法老和埃及人,准备杀死埃及家庭的所有长子和头生牲畜。
上帝吩咐摩西告知所有犹太人,事先在自家门楣和门框上涂上羊血,上帝见到羊血时便“逾越而过”以免误伤犹太人。为了感谢上帝的救恩,犹太人便把每年犹太民历的7月14至21日定为逾越节以示纪念。节日期间,以色列全国放假8天。
自2000年9月阿克萨起义爆发至今,已有1000多名巴勒斯坦人和300多名以色列人因巴以冲突而丧失生命。并且,只要这场冲突继续进行下去,死神还会不断光顾更多的人。
和平,遥远得望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