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排行>推荐首页
中国涂料行业六大怪状

[ 2007-01-11 14:55 ]

 

第四怪:不该说的说了

该说时滔滔不绝、气势磅礴,不该说时三缄其口、沉默是金,故祖上有“言多必失”、“言为心声”之警语佳句。像其它不规范的行业一样,涂料行业同样是荆棘密布、暗礁丛生、血雨腥风,相互攻击、造谣惑众是这个行业的家常便饭,可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据不完全分析,搬弄这些口舌是非的具有一定规律:相互攻击的是实力相当的厂家,相互挖苦的是不同厂家级别相当的人员,就在这攻击和挖苦声中,许多不该说的话就说了。

情景一:甲厂赵老板正常到国外办事,这事被一直挖甲厂客户的乙厂钱经理知道了,钱经理就开始对乙厂客户发动攻势了,“哎呀孙老板!你怎么还在往甲厂打款哪?你应该有一段时间没见到甲厂赵老板了吧,知道为什么吗?欠了800万,供应商天天要账,到国外躲债去了。”

情景二:2005年华润的世纪明珠产品在福建某地的一次质量抽查中不合格,当地报纸别有用心地宣传《华润产品市场抽查不合格》,一直视华润为眼中钉的丙厂销售部长、丁厂营销总监立即将此报道复印若干份,传真给福建和全国其它地方的客户,一场声讨华润漆的闹剧就此展开。

情景三:某企业老板敛财成性,为了表明自己做企业是为了给员工创造就业机会并让员工珍惜这机会,经常当着员工的面敲警钟,“这几年做涂料越做越累还不赚钱,要不是让大家有个稳定的工作,我早投资其它更赚钱的行业了。”这是多么愚蠢的话,企业有这样的老板简单是员工的不幸!

凡此种种,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总是为了某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各式各样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话,名目繁多的道听途说夸大其词的不该说的话,就这样在全国各地的建材市场上通过厂家人的口和经销商的口每天都在变换着方式和形式传播着——更多的涂料人居然习以为常了——这就是涂料行业的第四怪。   

第五怪:不该付的付了

“左手做市场,右手做市长。”中国涂料企业要想获得长期发展也必须这样做,否则事倍功半。中国的企业老板,每年都要准备一些数量不菲的银子用于荣誉申报、项目审批、证件签批、证书领用、口碑宣传,这叫公关费用,花一花是值得的。但许多企业除此之外还必须额外承担许多意想不到的罚款和赞助,越是有名气的企业在这方面的支出就越大。政府规范市场行为是天经地义的,但“以罚代管”在某些地方愈演愈烈却让涂料企业不堪重负。

比如湖南由省到市再到县的工商系统对涂料企业的监督抽查就具有代表性,顺德涂料商会的18家会长单位如华润、美涂士、神洲、华隆、鸿昌等,在湖南都有连年多次经常被巨额罚款的恶梦和痛楚,所以在顺德涂料企业中有这一句顺口溜说,“湖南各级工商局,年年罚单催得急,越是有名越遭殃,最怕进入湘市场”。因为涂料企业多实行代理制,有一些不规范行为纯粹是经销商自己折腾的,但工商局的矛头就对准承受力相对较大的厂家,奇怪的是有些处罚通知书上的联系电话常常注上家庭联系电话;在同一市场上,大中小厂家的产品若都标注“无苯”,往往大厂被罚10万块、中厂被罚5万块、小厂很少被人查,一句话:你越有名气就要越多做贡献,罚你是对你好!

还有一些地方的质量监督系统,为了赚取检测费,硬是强行对企业的多个产品进行检测,若不交规定的检测费,小心检测不合格!还有一些地方的小报记者,与个别小厂狼狈为奸,串通好工商或质检部门,硬是抽检排名,结果是不知名的品牌一夜之间成了当地消费者最信任的品牌,而小厂的竞争对手往往是名落孙山甚至不及格,这样一折腾,名落孙山的知名品牌本不把这当一回事,但当地经销商哭诉啊闹腾啊,没办法,厂家只好在小报上拼命地做一些垃圾广告,结果是有惊无险。

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各式各样评比、展览展会在挂靠涂料协会、建设部、建筑装饰协会、检测机构、质量报社后频频向企业送秋波,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企业呢不看僧面看佛面,多少总象征性地参加一些看似热闹实则劳民伤财的活动……所有这些可掏可不掏的费用,一年下来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上百万,就这要在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不该付的也付了”,这就是第五怪。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