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中文环球周刊>全球华商>欧洲华商:知己知彼 勇闯难关
李福全:把中国蘑菇种到德国

[ 2007-04-06 14:53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许多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去求学创业。1981年,中国文革后的第一批留学生来到当时的西德。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来到德国。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华人中很多事业有成的人,逐步在德国的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中获得了令人尊敬的地位。下面是一名成功者李福全的真实经历。

李福全,祖籍河北省,1946年出生于河北,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出国前在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1984年赴德定居,创建了北方宾馆股份有限公司、德国新世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现任德国华商联合总会会长和全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执行主席,同时也是广东省第三届海外交流协会理事和深圳市第二届海外交流协会理事。

尽孝道 别故土异国求营生

说起李福全的出国,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岳母。1982年,李福全岳父去世,来自德国的岳母决定返回家乡。考虑到岳母年事已高,无人照料,身为长女和长女婿的李福全夫妇只能舍弃前途和事业,拖着一对幼小的儿女举家迁往德国。

刚到德国,语言不通,加上文化差异,碰到的全是困难。此时的李福全,如同一头被困的雄狮,有劲使不出来。为了谋生,李福全开始给别人打工,扫地、抹桌、送货,凡是能找到的活儿,几乎都去做了。

既来之,则安之。穷则变,变则通。李福全含泪告别学术界,在德国下海经商了。1987年9月,李福全和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合资,购买了汉堡火车总站旁的一家德国旅店,简单装修后挂牌“北方宾馆”重新营业。这是中国人在汉堡开办的第一家旅店,到今天在汉堡的华人中已是家喻户晓。

心不甘 重拾旧业创造成果

那时,在德国的中国侨民为数甚少,大陆出身的中国学者更是寥寥无几。李福全的处境,不久就传到中国大使馆官员的耳中,大家都为这样一个科技人才的落寞感到惋惜,着急为他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大使馆主管科技的一秘潘敬芬女士专程探访他,带来了使馆领导的嘱咐:“在德国的华侨中,你是唯一一个从事微生物研究的专家,不管有多少困难,专业研究一定不要放弃。祖国和同胞永远支持你!”一席话如同一股暖流,激发了困境中的李福全:“我是一个普通侨民,在我最艰难的时候,祖国对我关怀备至,我怎能辜负父老们的一片期望!”

他重新振奋,拾起旧业,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用自己微薄的储蓄,买来了实验器皿和化学药品,把厨房“改装”成了实验室,点燃煤气炉,戴着防菌手套,利用火焰上方的一段真空,将从德国市场上购买到的蘑菇进行菌种分离。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可他从没气馁过。硬是靠着这种执著的精神,居然用土办法成功分离出了10个菌种标本。他把这些菌种无偿转交给国内,一个由中国华侨自己分离出的新菌种“西德33号”就此诞生了。这一至今仍在国内占有一定市场的优良菌种,无疑是李福全落寞中最大的欣慰。

创业难 蘑菇种植场变荒地

1990年,李福全来德的第六个年头,被困浅潭的“大龙”开始发威了。他将经营旅店的全部收益和多年辛苦打工赚来的血汗钱,全都搭了上去,再加上两个合作伙伴的股金,在汉堡的郊区买了40亩地,建起了一个蘑菇种植场,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了产业。看着自己起早贪黑辛勤作业后亲手分离出的优质菌种“西德33号”从异国的土地上钻出来时,李福全激动地哭了!多少年久违的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汇入颤抖的口中,那苦涩的味道,不正是这些年坎坷生活的佐证吗?

李福全的蘑菇场经营最红火的时候,每天能出产1.3吨鲜蘑菇,汉堡和附近地区的超市里出售的鲜蘑,很多都出自这里。但是,李福全毕竟只是个学者,对科研的专心使得他对生意经领会得就不够透彻,经营生产中的种种矛盾慢慢积累起来,最终导致蘑菇场陷入一片荒凉。李福全默默地品尝了创业失利的苦果,这时的他甚至想到了回国。

换活法 一语点醒了梦中人

就在李福全面对人生又一次重大抉择时,他遇到了促使他事业走上巅峰的关键人物―――时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的吴学桢先生。

在李福全的旅店里,当他向作为房客的吴学桢先生发牢骚时,吴先生平和地告诫他:“现在你虽然离开了科研,可你在这里穿针引线,做出的贡献不见得比在国内少。”这句话为李福全点燃了一盏明亮的心灯。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开始重新打量自己和周围。他意识到,中国在德国的侨民大多是台湾、香港人,作为为数不多的大陆人,如果积极行动起来,对中德经济文化交流的帮助是相当大的。

于是,北方人雷厉风行的性格,让李福全很快完成了角色转换,踏踏实实地做起了旅游业,立足为国内游客服务,提供多种便利和咨询。满口北方话的老板、地道的北方菜,很快就使“北方宾馆”成为国内代表团、商人和旅客的首选驻地。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晖、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和人大侨委副主任万绍芬等先后在北方宾馆下榻,都对李福全热情周到的接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来源:金羊网 200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