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6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换期,不仅表现为日本政坛新老交替,中日关系走向缓和与改善,也体现在华人社会的累积性变化,其中就有在日华商的奋发作为。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首先体现为地域经济越来越紧密的统合过程。在日华商充分利用中国和日本两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获得巨大发展。2006年,在日华商前所未有地投入到社会活动中,不仅参与,而且主导了规模宏大的“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暨2007日本中华年”活动。在经营层面,在日华商的事业面越发宽广,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在日华人企业的领军代表之一,株式会社EPS于9月在东证一部上市,实现了企业走向主流化与社会化的完整过程,为华商树立了典范。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资金日益充裕,在日中资企业的扩张性发展及其跃跃欲试的并购倾向,也成为2006年一个不可忽视的亮点。
一、在日华商全力筹办中华年和华商会
2006年,以日本中华总商会为中心,华人社会全力筹办中华年和华商会活动。
以2007年9月召开的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为契机,在日华商首次尝试以“中华年”概念配合“华商会”品牌,通过在日本组织一系列有声有色的大型交流活动,包括经济、文化、艺术、体育、学术、华人论坛、研讨会、展示会、世界华人评选等活动,争取在世界范围引起大反响,在华人发展史上留下大影响。
“2007日本中华年”,从2006年11月正式启动,将持续到2007年底。在日本展开声势浩大的“中华年”活动,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使华商大会突破华人经济界的有限框架,吸引包括中国两岸三地、日本、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华人与会,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与日本社会的大交流。
两年一届的世界华商大会,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呼吁发起,1991年正式召开,迄今已成为全球认可的会展品牌。世界华商大会汇集全球各地的财界俊杰和华人精英,在历史和规模上堪称全球最大的华人集会。2007年,适逢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前奏。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将于2007年9月15日-17日在日本神户和大阪召开。大会得到了主办国日本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余名华商精英出席。
“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暨2007日本中华年”组委会,于2006年4月25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发表会。来自国内媒体、港澳台媒体、日本媒体的90余位记者参加了本次招待会。国侨办、国新办、工商联、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也应邀出席。4月26日和8月18日,组委会又先后在日本东京和大阪两地,主办了后援会发起大会和关西推介会,揭开了长达一年多的华商会暨中华年宣传推广的序幕。
在日本的推介活动,面向主流社会讲解了世界华商大会及中华年在日举办的意义,公开了活动进程、运作方法等,为明年各项活动顺利展开打下基础。9月14日,组委会又在神户举办了大型推介活动,受到好评。迄今,以全日空、松下电器、香港凤凰卫视、丰田汽车为首的国际知名企业,已经成为本次活动的指定赞助商。
华商会和中华年活动,以“和”为主题,以“九”为目标,著意打造“五台山”,构筑全球华人的交流渠道和价值平台。2007日本中华年,于11月9日在横滨太平洋剧场举行大型开幕典礼,并邀请2006年“日本国民美少女”林丹丹出任中华年形象大使。12月12日,组委会又在北京召开记者会,成功邀请海外华人第一名人姚明出任中华年海外大使,邀请人气演员陈好出任“中华年北京周”形象大使。今后,一系列精彩活动将为明年的华商会提供铺垫,拉抬声势。
二、在日华人企业界整体期待“破茧”
时近岁末,日本中华总商会在回顾2006年华商整体状况时表示,“2006年对整体华人商界而言,是平稳过渡的一年,也是期待‘破茧’的一年”。
日本中华总商会成立于1999年,目前正式登记在册的会员单位有226家,行业主要包括有贸易业、IT业、服务业、饮食业、金融业等。其中,贸易业和IT业占的比例最大。
“这几年做得好的新业者为数不多”——有关人士评价华人贸易业时透露。“在226家企业会员中,约有70家企业与贸易相关,然而真正在贸易上做得好的不足30家。目前,从事中国往日本进口生意的华人企业多是做中国物产、食品、服装类;从事日本往中国出口生意的企业多在做废旧物资、电子零部件类等。总体上说,商会的会员企业数在上升,但做得好的还是原来就比较知名的、有十几年历史以上的企业。”
华人贸易企业的发展特点是:“过去在日华商多做原材料贸易,比如食品蔬菜、石材等,现在,原材料贸易不太好做。以前做石材的华人贸易公司很多,现在日本商家都直接到中国联系,在日华人业者处于被动地位,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了。”
在IT企业方面,业内人士粗略统计,“90%华人IT企业只做人才派遣”。在日新华人企业的结构显示,IT产业占20%以上,多达数百家。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呈不断走强,有3家高技术企业已经上市,一家IT企业已从东证二部转向东证一部。这似乎显示华人IT业的实力已被日本市场认可,华人IT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局面。然而业内人士透露,真正有自己产品的华人企业却屈指可数。
一家华人IT企业负责人透露说:“3年前,仅在日本关东地区,做软件为主的中国人IT企业就多达300余家,2006年总的来说增长不大,不少企业已经倒闭或被合并。以前之所以有那么多华人IT企业,这和行业泡沫有关。几年前,日本不景气,IT业也在压缩,许多企业减少了投资。在日本的中国公司绝大多数属于派遣公司,这些公司从日本或国内招聘一些技术人员,再向日本软件公司推荐,派到其它公司做项目。这些公司号称为软件企业,事实上并不生产、开发产品,只是把人倒来倒去而已,这类公司占90%以上。成立这种公司投资少,公司可以不承担责任,几乎没有风险。”
2006年3月,在三年一届的日本中华总商会理事会改选中,神户老华商黄耀庭出任中华总商会第四任会长。2006年,在日华商立足中日之间,平平稳稳又走过一年。华商们在一年里有收获,也有失去,但整体来说大家都在期待。本届总商会承担了非常光荣而重要的使命,2007年全世界华商将云集神户,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日本。中华总商会代表60多万在日华人承担起这个任务,办好世界华商大会,扩大日本华人社会的影响,传递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传统,更为在日华商“破茧”,让各企业走出家庭门户,进一步和世界华商形成交融协作做铺垫。
三、华人企业主流化社会化不是梦想
目前,在日华人企业已经实现上市的有3家,分别是在东证一部上市的SoftBrain、EPS和在创业板Jasdaq市场上市的SJ
Holdings。3家公司上市几年来,各自都有了新发展。比如SoftBrain会长宋文洲认为企业上市后,个人已完成了作为创业者和经营者的第一阶段使命,目前他淡出企业,以经营顾问的身份活跃在社会上;EPS从创业板市场到东证二部,再到东证一部,顺利完成了企业主流上市三步曲,社长严浩依然置身经营第一线,企业以新药开发的临床试验与分析为主业,坚持稳步发展路线,成果显著;SJ
Holdings在创业板市场上市以来,对应软件开发行业流动易变的特点,在日本和中国完成了不少跨行业的并购案件,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华人企业的发展特例。
2006年9月,EPS在日本上市5年后,终于跨进了东证一部的门槛,为在日华企业树立了典范。2001年7月,EPS在Jasdaq市场上市;2004年7月,EPS进入东证二部;2006年9月,EPS登板东证一部。回顾几年来的上市经历,严浩社长最深的感触是压力与日俱增。
严浩表示,企业上市后,已没有华人企业与日本企业的分别,必须接受监察法人严格而全面的指导和管理,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走向规范化。对上市企业而言,必须确保两点:1、经营业绩引人注目,减收减益绝对不行,即使保持增收,还需要给股民和市场展示出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2、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比如每个季度都要公布经营业绩,社长和取缔役等经营管理高层是否在外兼职必须透明化,社长经常要为投资者举办说明会,12月22日将召开年度股东大会。严浩说,日本有很多资金市场,但东证一部对企业的要求最严。EPS实现东证一部上市,又跨上了一个台阶,企业不仅规模扩大,更发生了质的变化□□企业基本褪去私人化色彩,正成为完全彻底的社会化、公众化企业。
在日上市,对一家华人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全面推动作用。试以EPS为例。2001年上市之初,会社雇员400多人,到2006年,企业集团从业员达到1554名;在经营业绩方面,2001年的营业额为38.7亿(日元,下同),税前利润3.5亿;2005年企业营业额达79亿,利润12.21亿;同年企业集团总营业额超过150亿,税前利润接近20亿。严浩介绍称,EPS企业集团在2006年的营业额将达152亿,利润为20亿;2007年的营业额预计会达到180亿,利润在25亿左右。经营业绩的直线上升和企业管理的正规化,无不得益于企业上市以后在资金、管理、市场监督等各方面获得的社会资源。
严浩表示,传统的大企业都有土地、房产、商品等,是家庭资产型,或称为有形资产型企业,而现代新兴企业以人为本,企业价值很多是无形资产,对经营者提出了很高要求。有形资产型企业可以传给后代,无形资产型企业因人兴也因人废。企业要获得良性发展的动力,必须社会化和公众化,广泛吸引人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严浩的想法是:每个经营者都有自己的使命,偶尔会有天才型人物,可以不断改变自己的角色,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和需求,但总体来看,天才型经营者可遇不可求,现代企业要解决接班人问题,最终出路是让企业自立,寻求来自社会的帮助——这代表著在日华商对个人使命和企业经营最前沿的思考。
四、中资企业“强渡”日本渐入佳境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贸促会)驻日代表处,活跃在中日经贸活动最前沿已有20年。该机构下设在日中国企业协会有70馀家会员企业,多是中国国有企业或原国有企业会员。贸促会驻日本代表处刘凤华代表说:“当前,贸促会的职能面临新转变。以前贸促会的主要服务对象以国有企业为主,而现在中国民营企业在日本逐渐多了起来。”
的确,2006年是中国民营企业在日本活跃的一年。2005年末,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首家软件公司“强渡”日本,在日本市场推出杀毒软件产品,吹响了中国民企进军日本的号角。2006年9月21日,金山公司再次隆重发布《WPS
Office日文版》和《金山毒霸2007日文版》。金山公司CEO雷军雄心勃勃地表示,因为日本是知识产权保护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竞争力最强的杀毒软件市场之一,金山公司将努力在日本取得成功,最终实现在日本的上市。
看好日本的IT企业不仅金山一家。2006年末,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公司百度也宣布正式进军日本市场,并计划于2007年推出日文搜索服务。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李彦宏表示,中国网上广告市场还相对较小,而日本每年的搜索引擎收入预计约为10亿美元,较中国市场高4至5倍,百度已经仔细研究了日本市场,自认为能够比雅虎和谷歌做得更好。目前,百度已经在雇佣日本员工,并且正在东京设立办事处。
如果说,上述企业进军日本能否立足还有待观察,那么施正荣大手笔收购日本MSK则让中日企业界为之震动。2006年8月2日,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制造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宣布收购日本MSK公司,这个收购项目涉及金额达3亿美元(约合345亿日元)。
一直以来,中日企业并购(M&A)呈现为单向进入的局面,也就是日本企业凭藉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绝对优势,大举收购中国企业,尤其是面临破产重组的国营企业。但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的无锡尚德,在中国太阳能开发和利用领域处于领跑地位。无锡尚德耗资3亿美元收购MSK,跨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并购日企第一步,获得了开拓日本市场的宝贵机会。因为这是迄今中国企业收购日企的最大案例,一方面大幅提高了中国对日企实行M&A的层次和规模,另一方面也使中日之间的M&A由日方在资金和技术方面一贯的压倒性优势,开始朝双向对等的方向转化。
当然,进军日本的中国民企并非只有高科技产业。9月28日,来自内蒙古的“小肥羊火锅店”在日本东京廰谷的繁华商业街开张。这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的“小肥羊”进军日本的第一号店。在开店仪式上,“小肥羊”董事长张钢到场剪彩。据称,“小肥羊”的长远规划是在东京开设30家分店,在整个日本开设100到200家店铺。
(来源:日本《中文导报》2006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