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喜庆红火的中国民乐响起,中国小伙子舞起红绸,非洲姑娘舒展舞姿,孩子们翻起筋斗,一台中非艺术交相辉映的演出烘托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气氛……
4日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文艺晚会《友谊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舞台中央,巨大的红色幕布上用中英法三种文字写着“友谊颂”。演出由“喜迎”“欢聚”“向往”三部分组成。中国和非洲国家的近400名演员同台演出。
20时15分许,一队英姿飒爽的中国青年手擎大红灯笼走上舞台,灯光流转间,依次点亮的灯笼亮出一排英文字母:WELCOME TO
CHINA(中国欢迎您),由此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对远道而来的朋友们的诚挚问候,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翠绿色的光束投射在礼堂的穹顶上,编织成郁郁葱葱的树叶,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非洲丛林之中。舞台上,几十位中国舞蹈演员表演《彩虹迎宾》,他们挥舞七彩绸带,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仿佛展开了中非人民友谊的绚丽画卷。
古色古香的北京天坛被再现在舞台布景上,金色的灯光辉映着祈年殿的牌匾。中国舞蹈演员舞起了蝴蝶般的彩扇,两位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非洲女歌手与身着大红唐装的中国歌唱家手拉着手,共同用中文演唱了中国歌曲《浏阳河》。
“出了个毛主席,领导人民得解放……”歌词是那样的熟悉,演唱这首歌的刚果(金)歌手奥古斯丁说:“我知道,从毛泽东领导建立新中国的时候开始,非洲和中国就是友好互助的朋友。”
舞台两侧竖起五彩斑斓的旌旗,舞台中央升起长颈鹿在非洲丛林嬉戏的布景,中国戏曲演员和非洲艺术家在写意的布景切换中,轮番上演各自国家和民族的经典艺术:花脸演员字正腔圆地刚唱完,非洲小伙儿就豪迈地敲起大鼓;刀马旦的红缨枪刚刚收起,非洲姑娘就抖动起了腰间的琳琅挂饰;川剧演员瞬间变换的脸谱还没让人回过神来,非洲演员就演起令人目不暇接的杂技……
9岁的苏丹男孩儿艾哈迈德两年前来中国学习杂技,是全场年龄最小的演员。他用流利的中文说:“家乡的人都非常喜欢杂技,我长大了要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
一边是中国京剧各个行当的轮番上场,一边是非洲从原生态到现代艺术的逐一展示。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舞台上和谐演绎、交融互动。
“这是中国和非洲古老文明的精彩对话,也反映了中非日益活跃的文化交流的成果。”演出总导演唐文娟说。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绵延的长城遥望巍峨的金字塔,刚果河的波涛回应黄河的急流。
最后,中非演员共同演出的《友谊欢歌》将晚会推向高潮,中非演员扎起红绸,跳起中国秧歌。
50年前,中国与非洲国家正式开启外交关系,开始了相互支持、风雨同舟的历程。
50年来,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非友谊经受住考验,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50年后,中国和非洲国家领导人聚首北京,共话发展前景,推动中非关系走向成熟。
跃动的鼓点表达喜悦的相逢,热情的秧歌记录金秋的收获,火红的灯笼照亮明天的憧憬……历史的沧桑将中国与非洲联系在一起,共同的命运激励中非人民并肩迈向新世纪。(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熊争艳、吴晶) (编辑: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