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神秘不会被带走”
“任何一个民族在世界发展过程中都是平等的。如果为了保持所谓的神秘,而停止发展,那是对民族不负责任,对社会不负责任。”许广智教授以不容置疑地口吻说。
许广智是蒙古族人,至今在西藏工作了30年,对西藏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更为特殊的是,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学者,他对于西藏这样一个特殊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西藏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是90%以上的人口是藏族,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之高,是中国其它任何一个地区所无法相比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藏族居民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
“宗教已渗入藏族民众的血液中,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这种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是很难改变的。”自称对藏族非常了解的许广智说。
在许广智看来,任何一种传统民族文化,必须与现代化相结合,否则,这个民族肯定会落后,它的民族文化也不会有太强的生命力。“在我看来,火车通了以后,西藏的宗教文化不仅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相反还会促进西藏宗教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更好地发展。”许广智说。
对于这种观点,许广智进一步解释说,从历史上来看,西藏宗教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正是公元7世纪前后的吐蕃王朝时期,其中的主要原因,恰恰是得益于它的开放,与印度、尼泊尔等周边国家的广泛交流。相反,西藏宗教文化曾经处于停滞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由于它的封闭所造成的。
事实上,随着前来西藏做生意的外地人逐渐增多,这种频繁的日常文化交流,也正在促使西藏宗教文化本身发生着演变。现在西藏几乎所有的大小城市,充斥街头更多的是外地人开的各种餐馆、服装店、理发廊等,甚至还有来自尼泊尔等邻国的外国人开的商店。采访期间,记者接触了不下二十个做生意的外地人,他们来藏大多已有20年左右,与当地藏族居民有着比较密切的往来。许广智深有感触地说,上世纪70年代,走在西藏首府拉萨街头,当地藏族人穿的几乎是清一色的藏袍,流行服饰很难见,而到了现在,藏族人穿各种流行服饰的已非常普遍;从饮食上来说,以前藏族人出于宗教信仰不吃鸡和鱼,现在已有一部分人“破戒”了,还有一部分藏族人喜欢上了汉族人爱吃的米饭和炒菜,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太福同样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前不久,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王太福参与了一个有关青藏铁路的重点课题研究,主要是分析青藏铁路开通将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王太福是汉族人,娶的是一个藏族老婆,其房屋式样及其室内布置,完全是地道的藏族风格。初次与王太福见面,无论是相貌还是言谈举止,都给人一种藏族“土著”的印象。
“我在西藏生活40年,对西藏宗教文化的神秘感仍不了解,坐火车来的游客不可能通过几天的参观,就真正了解西藏的宗教,更不会把这种神秘感带走。”王太福语气坚定地说。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外人来西藏的最大障碍,就是担心出现高原反应。因而,“想来西藏,又怕西藏”是大多数人的心态。这也是导致西藏产生神秘感的客观因素之一。
“火车通了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将来到西藏,这样了解西藏宗教文化的人会越来越多,而了解越多,西藏宗教文化也会越开放,这样反而会更快更好地促进西藏宗教文化的发展。”王太福说。 (来源:《北京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