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奥巴马40%支持者“变节”|4.72亿年前苔化石 或为陆上植物祖先|英比萨店聘演员教侍者与顾客调情|
专家连线:加纳村惨案可能迫使以军放下屠刀
2006-07-31 14:51:12      来源:null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环球在线消息:以军战机7月30日袭击了黎巴嫩南部加纳村一栋三层楼房,造成至少54人死亡,其中包括37名儿童。加纳村惨案的发生再次引起国际社会极大震动。为此我们连线采访了社科院中东问题专家殷罡研究员。

十年后惨案再现 以军能否放下屠刀

记者:殷罡老师,您好。首先请您就这次加纳村惨案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这次事件是否会导致以军短时间内停火?

殷罡:首先,这是黎以冲突爆发20多天以来,黎巴嫩平民遭受的伤亡最惨重的单次袭击事件,也是继联合国观察员哨所遇袭之后,又一次令国际社会感到极为震动和悲痛的事情。

这已经不是加纳村平民第一次遭到以军攻击了。1996年4月,以军在代号为“愤怒的葡萄”军事行动中炮轰加纳一处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营地,造成约100名平民丧生。那次事件促使国际社会加大对以色列的压力,最终迫使以军停止军事行动。

时隔10年惨案再次发生,可以说这次的影响至少和当年的反应相当。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极有可能导致以色列军方放下屠刀,停止军事行动。

什叶派领袖打破中立 严重后果威胁中东

记者:加纳村惨案引起国际社会的震惊,中东国家和安理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表态。请您大致做一下分析。

殷罡:继联合国维和人员受袭后,这次惨案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在当前国际社会仍然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口头谴责并不能对黎以冲突引起多大积极效应。但是伊拉克什叶派领袖西斯塔尼的讲话,估计会引起阿拉伯国家乃至美国的极大关注,也会对今后的黎以局势产生关键性影响。

西斯塔尼在整个伊拉克乃至阿拉伯世界中享有极高威望,素来是“一言九鼎”。20多年前,萨达姆上台后大规模迫害镇压什叶派势力,当时西斯塔尼呼吁信徒停止抵抗,进入忍耐状态,什叶派信徒几乎全部服从。2003年美军攻打伊拉克,当时的西斯塔尼要求什叶派停止支持萨达姆政权,导致萨达姆共和国卫队内的什叶派信徒全部回家待业,瓦解了萨达姆的军事反击部署。

就黎以冲突,伊拉克和很多阿拉伯国家的什叶派组织一直处于中立。但是加纳惨案发生后,西斯塔尼表示“伊斯兰国家将不会原谅阻止停火的国家”,并威胁说“面对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什叶派不会一直束手无策。如果还不能立即停火,严重后果将会降临整个中东地区”。

西斯塔尼的这次讲话分量相当重,不仅将矛头指向以色列和美国,而且战争一旦跨过宗教界限,整个黎以和中东局面必将逆转。

48小时国际紧急斡旋 黎以能否土地换和平

记者:惨案发生后,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表示“以军停火48小时,但军事行动还会持续10-14天”。请问这个时间指标对整个战争走向有何意义?真主党内二号人物近日表示“真主党6年前就开始为开战作准备了”,请问这又如何理解?

殷罡:黎以战事20多天,以军并没有消灭真主党的有生力量,伤亡的绝大多数是黎巴嫩平民,所以以色列不希望军事行动停止。另一方面鉴于这次惨案,今后两天就看国际力量如何介入和斡旋,逼迫以军停止行动的可能不是没有。

另外谈到真主党,可以理解成真主党为了“萨巴阿农场”,6年中从来未停止军事准备。这次黎巴嫩真主党率先挑起战端仅仅是借口罢了。

中东受困两大国际难题 赖斯中东布局剑指伊朗

记者:赖斯29日出席东盟外长论坛后再次折返以色列。请问如何研读美国版本的黎以冲突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在美国的整个“新中东政策”中处于何种位置?

殷罡:赖斯上次斡旋无功而返,这次再度深入困局。美国的解决方案中,派驻联合国维和部队入驻黎巴嫩南部不是重点,关键是“萨巴阿农场”的归属问题。当然,如果斡旋能够“土地换和平”带来黎以边境永久性停火是好事。

美国“新中东政策”的目的是为巩固、掌握中东地区的领导权,关键是约束、打击以伊朗和基地为首的两股势力。除了恐怖主义外,美国逐渐意识到,中东地区出现了一个伊朗什叶派势力为核心的反美集团,这对美国构成的挑战更大。

我们可以注意到,虽然受黎以冲突的影响,但美国并没有在伊朗核问题上丝毫放松,也不会给伊朗任何喘息之机。最近看到的安理会散发伊朗核问题决议草案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说明。

(东征)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美国男子在奥巴马面前裸奔
他为获得一名亿万富翁开出的百万美元奖金,在费城举行的奥巴马助选集会上裸奔,很疯狂! >> 详细

论坛
世界著名受诅咒十大家族
财富、恶名、遗传、傲慢、自我实现的预言等共同作用,导致所谓“被诅咒”之类的事情发生。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