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印度必须充分意识到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然而,不惜代价地与中国展开航天竞赛“并非明智的选择”。
2011年底,中国国务院在时隔5年后,发布了《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由于其面世正值中国航天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之时,这份纲领性文件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关注。1月13日,对印度政府安全和外交政策(包括对华政策)最有影响力的智囊机构“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学院”(IDSA)也公布了对《2011年中国的航天》的分析报告,报告承认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超越印度,主张印度不应自乱阵脚,应根据实际情况坚持走自己的路。
上一份航天白皮书面世后的5年间,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突破令世界瞩目。2008年9月,中国成为第3个实施太空行走的国家。其他重大成就包括:中国空间站的首个模块――“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飞船完成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并计划于2020年建成空间站;中国还先后发射了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与“嫦娥二号”。
在IDSA看来,中国政府借助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成功地鼓舞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载人登月计划尤其如此,被视作中国晋升“超级大国”之路上必须跨越的里程碑。除了空间站与登陆月球,中国的军民两用技术潜力也很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与欧洲“伽利略”系统一起,向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发起挑战。到2011年底,“北斗”已开始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这让中国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取得了相对印度的巨大优势。
报告指出,印度必须充分意识到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然而,不惜代价地与中国展开航天竞赛“并非明智的选择”,而是应当深入考察并具体分析。就中国的登月雄心来说,印度应避免对类似新闻失去理智――美国与苏联40年前就开发出了相关技术,尚无证据表明中国有所创新。此外,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目前还不能提供直接的社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