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签署新核裁军条约前后的表情变化。
中国日报网消息:当地时间4月8日,美俄两国元首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正式签署了新的核裁军条约,同意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以替代去年12月到期的旧条约。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签署协议后发表讲话说,新条约的签署在核裁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建立无核世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说,俄美签署新条约是一个历史性事件,掀开了俄美关系新的一页。签署新条约对俄美两国来说是双赢。
近20年来最为全面的军控协议
这一被称为“近20年来最为全面的军控协议”,是在经历10轮谈判,历时近1年,经两国元首先后14次通电话或会面加以推动之后,才正式签署的。在核安全峰会以及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会议召开前夕,这项条约的签署反映了美俄双方在核裁军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新姿态。
然而,条约的签署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布拉格的春天”仍然春寒料峭。尽管新条约将两国战略核运载工具的数量限制在700件以下,将各自可部署的核弹头限制在1550枚,但这只是两国在履行“核大国率先裁减”的责任,而保留下来的核武器仍足以将地球毁灭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要知道,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言,毁灭一次和毁灭几十次并没有区别。更何况,这个有效期只有10年的条约,在核武器的计算方法上做了手脚——像一架B-52轰炸机一次最多可携带20枚核弹头,但在统计时只算作“一枚”,仅此就可使两国在条约规定的上限之外,还能部署大约1300枚核弹头。
除了可信度之外,人们也有理由对条约的有效性产生质疑。两国在反导等问题上的分歧并未因条约的签署而解决。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前就表示,如果美国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的数量和质量开始对俄罗斯战略核力量产生实质性影响,俄罗斯将有权退出新的核裁军条约。而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和军界人士也表示,如果新条约影响到反导系统的部署,降低美国核军备的可信性和有效性,新条约将绝不会获得国会批准。
即使排除以上因素,条约对国际核裁军进程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与冷战时期相比,国际形势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核对抗不再是两个核大国之间的核心问题,更远非国际社会的核心问题。而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两国也早已经失去了冷战时期那种对地区与世界议程和进程的控制力。更何况,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拥有核武器的动因更多地是为了应对地区的紧张安全形势,或者拥有与对手博弈的过硬筹码,与美俄两国拥有多少核武器没有直接关系。换言之,除了可以给两国领导人带回去一张漂亮的外交成绩单之外,这一条约对于核裁军进程和全球的核安全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美俄削减进攻战略武器谈判进程
美国和苏联于1991年7月签署《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又称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条约规定,双方把各自拥有的核弹头削减至不超过6000枚,运载工具减至不超过1600件。该条约于1994年12月正式生效,有效期15年,于2009年12月5日到期。
1993年1月,美国和俄罗斯签署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美俄拥有进攻性战略武器上的核弹头总数分别削减至3500枚和3000枚。但两国迟迟未交换条约的批准文件。2002年6月,美国正式退出反导条约,俄随即宣布不再接受第二阶段条约的约束。
2008年4月,美俄宣布将缔结一项新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军控条约。但由于北约持续东扩、美国在东欧的导弹防御计划,以及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的军事冲突,使美俄关系降至冷战结束后的最低点,核裁军谈判也停滞不前。
2009年4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双方将“立即开始”就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谈判。
同年5月,美俄在莫斯科就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开始首轮正式谈判。7月,两国总统就进一步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共识,并签署了规定两国新条约内容的框架性文件。
今年3月26日,奥巴马宣布,经过近1年的艰苦谈判,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就新的核裁军条约达成一致。
(来源:中国军网 编辑:任奇)
(来源: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