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藏南地区巡逻的印度士兵
印度同几乎所有邻国都有边界争议,历史上同巴基斯坦打了几次仗。现在有人又想搞什么“两线作战”,真不知道这样闹得四邻不安对印度有什么好处。2008年印度孟买发生恐怖袭击,印度一口咬定是巴基斯坦恐怖分子干的,差点大打出手。反而是中国在印巴之间斡旋劝和。事实证明,中国并没有在印巴矛盾中渔利。印度少数人的言行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当然,印度也有许多有识之士。印度总理辛格看到了温家宝总理2007年在新加坡发表的题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的演讲后,呼吁印度官员和国民都认真学习这篇演讲。印度领导人认识到,印度要想发展,就一定要改变旧的思维模式,走开放包容之路。然而,有些印度人并没有听辛格总理的劝告,仍然坐井观天,固守偏执的冷战思维。《印度快报》总编辑古普塔曾感慨地说,“我们必须成熟起来,不要一提到中国,就想到‘边界’或者‘威胁’”。
印度要想做“有声有色的大国”,首先要具备大国的心胸,学会与邻国友好相处之道。希望印度一些人能以史为鉴,摒弃对中国的敌视和偏见。中印两国25亿人民需要的是和平与繁荣,而不是战争和冲突。中印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究竟是想“两线作战”,还是想和平共处,相信印度领导人和人民会作出明智的选择。(作者是北京学者。)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欧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