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连日来,长白山麓硝烟弥漫,电磁密布。沈阳军区某装甲师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红”“蓝”对抗演练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虽然“红军”最终取胜,但军区专业化“蓝军”部队却让他们吃尽了苦头。艰难取胜后的“红军”师长张学峰说,没有这支专业化“蓝军”,就不会有部队转型训练水平的整体跃升。
多年来,沈阳军区专业化“蓝军”不断脱胎换骨,不断创新发展。他们在与军区所有作战师旅对抗过程中,不仅使“红军”的战术思想、指挥手段、训练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蓝军”自身的作战能力也得到全面跃升。如今这支“蓝军”已具备排、连、营、团、师(旅)五级规模对抗能力,成为部队转型训练的磨刀石。
人员素质过硬。身穿特别迷彩服、佩戴独特标识牌的“蓝军”部队,90%以上军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他们会使用自动化办公系统,会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对抗演练,会应用多种技战术手段进行指挥,所有官兵对外军常识“一口清”。
武器装备精良。“蓝军”拥有军区最先进装备:驾驭的是新型装甲战车,操作的是自动化指挥系统,还有军区配属的直升机大队;数十项获奖信息化科研成果用于作战,使“蓝军”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战法运用灵活。“蓝军”为了逼强对手,以信息作战为牵引,成功地模拟了几十种作战样式和外军战法,摸索出了无线电侦察、电磁干扰、网络插入等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术手段。
信息化使“蓝军”走向专业化。笔者在演练场看到,在与“蓝军”某装甲师对抗中,“红军”师炮兵群原想借着夜暗占领阵地,达成突袭效果,可还是没能躲避“蓝军”的“眼睛”,致使阵地遭到偷袭。针对“蓝军”采取无人机航拍、无线电定位侦察等高技术手段,“红军”敌情观念大增,使出先敌出动、夺取要隘、远程精确打击等战法,取得战场主动。一连串“不规则”、“不接触”的对抗,使“红军”指挥员的思路日渐清晰,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理念逐渐形成。(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