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军事>军事评述
我军专家:舰载机改变传统海战模式

[ 2006-11-24 09:46 ]

 

环球在线消息:无论是在美国的航空母舰上,还是在我国的导弹驱逐舰上,我们都能看到其甲板上停放的舰载机。尤其是在一次次海上搜救演习中,舰载机都有着精彩的表现。可是,对于被称为“改变了海战模式的舰载机”的更多情况,我们就知之甚少了。为此,记者专访了空军指挥学院战役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韩正林大校。

记者:韩老师,请问舰载机诞生于什么时候?哪些飞机属于舰载机?

韩正林:舰载机是随着航空母舰的问世而诞生的。1910年11月11日,美国民间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的双翼民用飞机在“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成功,这是舰载机的雏形。真正的舰载机诞生应该在1918年之后,英国、日本分别为航空母舰专门设计了舰载机。

舰载机通常三类:第一类是常规起落舰载机,第二类是垂直/短距起落舰载机,第三类是舰载直升机。通常来说,普通岸基飞机经过专门改装后就可以成为舰载机。

记者:有人说舰载机改变了传统的海战模式,您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

韩正林:不错,舰载机的问世,确实改变了传统的海战模式。大家知道,航空母舰是舰载机的基地和依托,舰载机是航空母舰的“拳头”和“保卫者”,两者相互依存。我认为,舰载机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海战模式,而且也使空战、陆战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从海战方面讲,一是舰载机的使用使海战场由平面变成立体,形成空中、水面、水下一体化的战场空间。同时,舰载机作战范围可向载舰以外距离拓展,使作战纵深得以加大,在较远距离上发现敌方,与敌方展开作战,这是传统的海战力所不能及的。

二是夺取海洋上空制空权成为海战场取胜的关键,传统的“海权”论被“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所替代,也宣告了漫长的“大炮巨舰”时代的结束。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争中,日美双方舰载机之间的较量、海洋上空制空权的争夺与得失,就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是使海战变得更加复杂激烈、节奏加快。自从舰载机参战以后,无论是在二战期间,还是战后的局部战争期间,凡海上交战,各方均围绕舰载机的使用、威力等,组织海上进攻与防御,使传统的海战变得复杂,突然性增强,节奏加快,传统的海战节奏被打破。

四是海上作战形式和战术呈现多样化。舰载机参战以后,一方面传统的海上作战增加了新的形式,空中侦察与预警、空中交战与攻击、空中电子对抗、空中封锁等成为海战的新的作战样式和手段。另一方面传统的海战战术趋于弱化和淘汰,海军航空兵战术、海上合同战术等成为现代海战的主要方法。

记者:海军的舰艇种类这么多,究竟什么样的舰艇才配备舰载机?

韩正林:一般来说,舰载机主要配备于水面战斗舰只,如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两栖攻击舰等;水面战斗艇只,如护卫艇、猎潜艇、布雷艇、导弹艇、鱼雷艇等均不配备舰载机;勤务舰船则根据需要临时搭乘。

记者:韩老师,很多读者都想了解,舰载机的训练与其他陆基飞机的训练有什么不同?与普通陆基飞机的飞行员相比,对舰载机飞行员的素质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韩正林:首先要说明的是,舰载机飞行员大都是从陆基飞行员中挑选出来的,并具备了较扎实的陆基飞机训练水平。舰载机训练与陆基飞机训练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舰上起降与陆上起降。

舰载机飞行训练,主要以航空母舰和其他大中型舰船为基地,重点训练舰上起降和海上战斗动作。舰载机飞行员舰上起降训练是最复杂和难度最大的训练,也是关键性的训练。舰上起降训练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陆上短窄跑道训练,包括单机起飞、单机着陆、连续起落、复飞等科目;第二步是在陆上航空母舰模型甲板平台上训练,必须保证飞行员在“各种状态下”能够安全着舰;第三步是上载舰训练。舰载垂直起落飞机和舰载直升机则先在静态的舰船上训练,然后再到航行舰船上训练。

一般来说,舰载机飞行员与陆基飞机飞行员的要求是一样的,但由于舰载机飞行员所处的生活、训练、作战等环境的特殊性,我认为,对于舰载机飞行员在某些方面的要求应该有所侧重:如心理素质、适应和反应能力、防错觉、飞行驾驶技术等。

记者: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海军舰载机正在酝酿着更新换代,那么,未来航空母舰舰载机的发展趋向是什么?

韩正林:航空母舰的数量、性能、用途相差很大,其舰载机的性能也参差不齐,发展趋势各不相同。我认为,航空母舰舰载机总的发展趋向是:隐形化、垂直化、信息化、多用途化。

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被动式发展,要求舰载机的发展与航空母舰的发展相适应。有人预测,21世纪的航空母舰将可能向隐形化、腾空化、潜水化发展,这就要求舰载机同样以隐形化、高速化、垂直化与未来的航空母舰相适应。

二是主动式发展,要求舰载机的发展与战争形态的发展相适应,要求舰载机必须具备更加先进的信息战机载设备,安装“数据链”系统和网络终端。

三是调整式发展,要求舰载机的发展与本国军事战略的发展相适应,对舰载机的机型、结构、比例等进行调整。(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