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军事>中国军事
专访二炮首长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走过40年

[ 2006-06-27 09:53 ]

 

配文2:“东风”第一旅

作为人民解放军组建最早的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某旅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它为“东风第一枝”,喻义着我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迎来了春天。

这支光荣的部队从组建那天起,就肩负着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建设中国独立战略核力量”的神圣使命,部队曾发射数十枚不同型号导弹,为开创共和国战略导弹事业,保卫国家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57年底,由军委炮兵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共同负责组建的导弹专业训练机构——炮兵教导大队在北京长辛店成立,负责培训中国导弹部队的中、初级指挥员和技术干部,及参谋人员。

之后,1959年6月教导大队奉命撤销机构,以教导大队第一教导营为基础组建地地导弹营,继续留驻长辛店。至此,我军第一个地地导弹营在军委首长的直接关怀下光荣诞生。炮兵党委随后决定第一地地导弹营开赴祖国西域某地,由某炮兵学校代管。1959年10月,为健全第一个导弹营的建制,经总部批准,军委炮兵先后从机关、院校、部队及北京和济南两个军区调配了数百名干部战士,并从地方招收了一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战士入伍。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央军委向第一个地地导弹营发出命令:参加发射第一枚我国研制的导弹。这是军委第一次把发射导弹任务交给发射营,由其自行组织发射。

第一枚“争气弹”的成功发射,打破了霸权国家“中国的导弹永远上不了天”的预言,开创了人民共和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通天之路。

不久,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一个导弹营改编为第一个导弹团。从20世纪70年代初,这个导弹团担负了繁重训练任务,每年都要进行数次导弹点火训练。为达到既节约经费又能完成训练任务的目的,团党委在80年代初组织科研攻关课题研究,其“点火”方案获得成功。此后,部队进行了十多次导弹点火均万无一失,节约经费120余万元。这项“点火”技术获得第二炮兵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3年7月,第一导弹团改为支队。不久,部队便接到命令,参加第二炮兵组织的战役演习。秋日的一个凌晨,两枚深绿色导弹像两把刺天巨剑相继拔地而起,直射天宇。从末区传来了“导弹命中目标”的口令。这次演习,充分展示了导弹部队的核反击作战能力。时任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和总部首长观看了这次演习。

1984年5月初,这个部队的部分官兵参加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活动。1985年底,这支导弹支队正式改为战略导弹旅。多年来,“东风”第一旅先后向兄弟部队输送的指挥干部、技术人员近千名。

在铸盾砺剑的征程上,“东风”第一旅创造了一系列的辉煌成绩: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第二炮兵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科学文化教育先进单位等。全旅所属发射营全部达到一级发射营标准,先后取得了“某型训练弹改装遥测系统”、“某型导弹水平测试桥式支架”等训练科研成果八十多项,其中五十余项获奖。

21世纪初的一年夏夜午时,西北某发射场,某新型导弹随着一声洪亮的“点火”口令,拔地而起,升向夜空。数十分钟后,远方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新世纪之初,随着部队现代化进程加快,这个旅的建设随之进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搞好配套建设,使部队全面形成战斗力?部队党委边转型,边抓配套建设。提出“一年抓先行、二年抓转训、三年抓配套、四年全面形成战斗力”的思路,圆满完成实弹发射试验等各项建设任务。

2005年,这个旅新一届党委班子走马上任。旅长林水明和政委杨良勤,发扬“东风”第一旅特有的开拓进取精神,带领官兵不断向新的目标跃进,部队全面建设有了新发展。

为了提高部队的整体素质,全面形成战斗力,该部在提高发射营独立操作和发射能力的同时,注重加强机关训练,提高机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2006年初,一套由部旅长、政委分别担任营长、教导员的发射营操作班子成立,每名机关干部都成了导弹操作号手。部队规定:凡是机关干部,都必须精通一门以上专业,熟练操作一个以上号位。

林水明旅长、杨良勤政委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东风”第一旅的官兵正在为建设一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战略导弹部队而奋勇前进。(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