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JL9高教机可随时改装成电子战机或强击机

[ 2006-03-30 13:43 ]

 

思路的明确,决定了中国一航贵州集团下一步发展方向。董事会决定将“山鹰”的开发研制列为集团的“一号工程”,并明确提出:“上级立项要干,不立项我们自筹资金也要干。干只能成功,没有别的路可走” 。

2001年1月18日,这是一个历史永铭的日子,是一航贵州集团决定今后成败的关键之日。而这天召开的董事会,则是一航依托“山鹰”向世人亮翅,显示中国航空人气魄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没有这次举足轻重的会议,那么今天一航贵州集团的历史可能不是由我们这么来写;有了这次会议的正确果断决策,也才有我们今天这样来写这段历史——一航贵州集团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的“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集团理念,“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中国一航精神。

今天,我们之所以说这是一次“志存高远”勇于超越的决策,那是因为由此而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宝贵的“山鹰”精神。多少人为之而感动。

这次决策会,宣告了“山鹰”由贵州集团自己立项,也宣告了贵航人要“自加压力、自加动力、自筹资金、自主开发”研制新型高级教练机。显然,贵航人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自担风险的境地。但作为上级的中国一航没有坐观其态,中国一航总经理刘高倬鲜明地支持贵州集团的决策者们,在赞赏中,更倾注帮助关怀之心,他和中国一航的其他领导一段时间跑得最多的地方是一航贵州集团,又是调研,又是协调指导,解决具体问题。他知道一航贵州集团的困难,更深知自担风险的压力,而这压力是为了“航空报国”,中国一航作为国家航空工业大集团,有责任为下属企业承担责任和压力,责无旁贷地分散贵州集团的压力。他理解,贵州集团他们因为国家经费紧张,为国家着想而勇担风险,自筹资金,这就是中国航空人的高度责任感。而这种“投资主体、研制主体、风险主体”在国内航空工业界也只有一航贵州集团一家。

2002年3月14日,中国一航将“山鹰”正式立项;极大地激发了贵州集团十几万职工家属的心,贵州集团上下沸腾,人们奔走相告,航空报国的激情再次被点燃。

“山鹰”的研制因为是全新的飞机,采用了许多从未用过的新技术、新工艺,必须以全新的东西用于这架飞机里,因而具有很大的失败风险。虽然是立了项,但这是在刀刃上跳舞,弄不好就危在旦夕。那是什么样的滋味,只有当事者最能体味。

在研制中,中国一航组织了型号管理班子,由中国一航常务副总经理杨育中挂帅任型号总指挥,中国一航航空产品部前部长晏翔与周万成任型号副总指挥。一航的确把“山鹰”作为一航的重点型号而倾注了心血,也挤出了亿元资金给贵州集团研制“山鹰”。可别小看这点钱,虽然无法与其它重点型号相比,但这不是国家拿的,是一航想方设法筹集的。而贵州省人民政府不仅在道义上给予了支持,而且从资金上给予低息贷款支持。当然,大部分资金还是靠中国一航贵州集团自筹。

当军方听说“山鹰”是贵州集团自筹资金研制的,他们也深深被感动了,在内部宣传时念念不忘地说:“贵州集团是用民品积累来的钱,勒紧裤带挤出来的钱研制‘山鹰’的啊!我们的航空企业真正在航空报国啊!”

研制“山鹰”,是在特殊环境下,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国家研制一种新的产品,这当然是一种国防责任,是“航空报国”的情结。其深层次的政治因素是通过“山鹰”工程来凝聚贵航这支航空技术力量,保持这支“三线”队伍,是为国家利益考虑。而保留住这支“三线”队伍,军队是很支持的。“贵航人不仅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存,而是站到时代的前列。没有这个精神,保留不下这支队伍,保持这支队伍,就保留下这支力量。”这是部队对一航贵州集团的政治评价。

这就是贵航人的气魄,它体现的是一群矢志不渝的中国航空人的“航空报国”之魂。正是有了这样的团队,才会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来源:中国航空报)


Page: 12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