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平安县有一座在青海境内乃至我国西北地区现存修建最好的古代清真寺之一——洪水泉清真寺,它融合了汉、回、藏等民族的建筑风格及特点,象征着民族团结和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洪水泉清真寺位于平安县洪水泉乡洪水泉村,始建于明代,后以清乾隆年间最大一次扩建形成现在规模。整个寺院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由照壁、山门、唤醒楼、大殿、学房等建筑组成,该寺在建筑风格上大量融合了汉、回、藏等民族的建筑风格及特点,而且大量应用了“菊竹梅兰”、“二龙戏珠”、“吉祥八宝”、“暗八仙”、“琴棋书画”、“凤麟呈祥”、“五蝠(福)捧寿”等反映宗教民族的吉祥图案。
在洪水泉清真寺中,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同时出现,这在我国伊斯兰教寺院中实属罕见,这是民族团结的象征,也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该寺院设计独特,飞檐斗拱,工艺精湛,建筑宏伟,尤以砖雕、木雕图案最为精美。该寺是青海境内乃至我国西北地区现存修建最好的古代清真寺之一,现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今保存完整的万只蝙蝠组成的“万蝠(福)”民间吉祥图案。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摄

洪水泉清真寺精美的砖雕图案。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