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条阳
谋打仗是军人天职
空投先锋
空降兵某机械化团战士,三级军士长军衔,荣立三等功2次。 陈立春摄
西北某地,碧空如洗。几架大型运输机呼啸而过,空中瞬间充斥着硝烟味。
“不好,飞机锁未能解锁,货台不能释放!”随着上士陈世刚一声惊呼,大家的心立即提到了嗓子眼上。
此时,每个人都清楚,如果装备不能离机,牵引伞在飞机尾部充气,很可能酿成重大事故。
千钧一发之际,三级军士长蔡条阳却异常镇静,他果断发出指令:“1、2号手迅速就位,实行紧急系留;2号手拿镰刀,砍断牵引绳……”随着他一个个干净利落的出击手势,数吨重的全地形车终于安全系留。
“无论是空投武器弹药、生活物资,还是装甲战车,只要能空投的装备他都能带领战士精准投放、分毫不差。”提起蔡条阳,连长刘高朋话语中充满了信任。
从普通新兵成长为一名重装空投的“兵专家”“技术先锋”,蔡条阳的追梦之路并不平坦。
刚开始听外军专家讲空投系统理论时,他感觉就像是听天书。咋办?语言不通,他就自费购买外语字典和书籍,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记,一句话一句话地学;线路不明,他就手握零部件顺藤摸瓜,一边摸一边画。经过勤奋刻苦的强化加压,蔡条阳在短时间内掌握了空投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捆绑方法。在集训总结表彰大会上,他获得“重装空投优秀学员”证书。
那年7月,一场军事演习在西北某基地拉开帷幕。西北高原的空气过于干燥,他总是流鼻血。为不影响训练,哪边鼻孔出血,他就把哪边堵上。他常说:“成功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摔打中逐渐成长的。”凭借着不怕吃苦、努力钻研的劲头,他在几个班长中脱颖而出,被破格提升为代理排长。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并不满足,又开始实施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他为每个人的训练进行“量身定制”。战士马仲锐刚分到空降勤务连时,基础十分薄弱。蔡条阳主动与他“结对子”,手把手指导。在不久前上级应急拉动中,马仲锐和其他3名战士在短时间内对某型脱离锁精确定位,快速装配。当看到一簇簇伞花从机舱“吐”出,合抱着伞兵、战车徐徐落下,实现物伞分离安全着陆时,蔡条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处理特情让不少人感到棘手,蔡条阳却有自己的“杀手锏”。他总结出“一看、二试、三调整、四对接”的经验,往往能将难题迎刃而解。他还将自己总结和整理的10余万字笔记,上百条的心得体会印成小册子,毫无保留地与战友一起分享。
蔡条阳不仅热心培养新人,还积极钻研创新。有一年,某新型运输飞机进行空投试验,蔡条阳被派到现场参与试验。在对事故系统进行空投论证时,技术人员发现重大的安全隐患问题,试验任务被迫暂停。各级领导都十分着急。
第二天,从外地赶来的几十位专家现场观看录像分析后仍无定论,相关厂家也束手无策。
此时,正在对空投装备进行清理的蔡条阳听到了专家们的讨论,他走上前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经过反复研究,专家组采纳了蔡条阳的建议,该新型飞机空投实验任务圆满成功。
■杨安梁 夏 彭
心声
成功没有捷径
■蔡条阳
全军只有一支空降兵部队,重装空投的难题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任何一个小失误都有可能酿成大危险,导致空降敌后的战斗员无法形成战斗力。要想在重装空投领域取得突破,必须要有刻苦钻研的劲头和不服输的精神,不断探索实践,才能确保精准投放、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