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政协委员助解“全面两孩”政策三难题
中新社记者 李洋
如何更好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是本次两会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中新社记者10日注意到,多位政协委员专门就有关问题提交提案,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记者通过对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的梳理,注意到他们关注的有关难题大体集中于三方面:一是婴儿出生缺陷的防控;二是高龄孕产妇的护理;三是中国儿科医疗资源的缺乏。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副主任马晓伟和副主任王培安8日已就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相关问题召开记者会。委员们对卫计委官员释放的信息有何看法?中新社记者专门对此进行了回访。
全国政协委员李铀曾长期供职于医疗卫生系统。他今年的提案聚焦“全面两孩”时代加强出生缺陷干预。李铀表示,他注意到卫计委负责官员的答问,对其中谈到落实“全面两孩”政策的一些具体措施表示肯定。但他也说,出生缺陷干预问题应该予以强调。
中国仍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据此前相关统计,中国出生缺陷发病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出生缺陷是导致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和因素。
李铀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对出生缺陷的筛查就变得更加紧迫。他说,全社会对出生缺陷问题的认识还不足,法定的出生筛查范围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应该扩大筛查种类,把出生缺陷的三级干预全面落实。法律法规方面也应有明确规定。
在高龄孕产妇问题上,全国政协委员戴晓雁在其提案中提到,“2015年四川成都孕产妇死亡病例急增,死亡孕产妇几乎都是生二胎的”。他认为,有相当一部分孕妇对二胎生育认知错误,只凭头胎生育经验行事。
李铀说,随着“全面两孩”时代到来,全社会应对高龄孕产妇予以更多关注。他表示,如果头胎是剖宫产,二胎的生育风险就会加大。他建议对高龄孕产妇进行分级管理,逐级筛查。
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在记者会上表示,要做好高龄孕妇的风险评估和健康检查工作。对高龄孕妇摸清底数,建档立卡,特别要高度注意高龄孕妇和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2017年以后,要在省一级建立高危孕妇的急救中心,要在市县建立高龄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急救抢救病房。
中国儿科医疗资源的缺乏近来受到更多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彭钊今年的提案是“落实两孩政策,加快西部地区儿科医师队伍建设”。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对卫计委在有关问题上要采取的措施表示满意,但他仍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更多关注西部地区医疗发展。
彭钊对记者说,外界普遍反映的有关问题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儿科医师职业风险大,工作强度大;二是儿科医师收入要低于其他科室的医生。这就使得儿科难以吸引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彭钊说,现在中国儿科医生缺口已达20万,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后,儿科医师的需求势必会持续上升,若不能尽快正视和解决这一问题,供需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彭钊表示,儿科医师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制定相应人才培养计划;保障儿科医师的收入,使其待遇与其他科室医师大体相同;同时还要注意保障儿科医师的身心状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