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天林建议,应把核能全产业链的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途径。盛安陵摄
钱天林认为,中国核电技术已经达到与美、法等国齐头并进的水平。各国有需求,中国有能力,这正是中国核工业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的现实背景。
目前,中国核电国际合作的“当家主力”是“华龙一号”。这项三代核电技术是在中国30余年核电建设、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研发设计的。
“华龙一号”去年5月7日已经在国内开工,8月在巴基斯坦开工,目前进展非常顺利,争取在2020年实现商业运行。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电工程公司总经理刘巍透露,在“华龙一号”成功出口后,欧美国家突破了以往的对华合作封锁。他也意识到,要想打动那些犹在观望的海外客户, 关键因素还在于“华龙一号”在国内的规模化发展程度,“ ‘华龙一号’推出以后,最近包括欧美国家都非常积极都想和我们合作。以前我们提出来(合作)的时候,他们都是很封锁的,而如今是他们主动来找我们。我们积累了30多年的核电经验,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所以在这方面来说,规模化的发展对中国核电自主化、核电走出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而新组建的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也计划6月完成技术融合,争取在国内开工新项目,切实实现在国内的规模化发展。
核工业是一种学科门类多、技术密集程度高的综合性新兴工业。在中外民众眼里,它都是专业性强、神秘感强的“高冷”领域。近年来,中国为加强核科技的普及,通过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科普宣传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核电发展的信任,但与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比,“核科普”的效果仍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