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记住乡愁,安徽那些正在老去的村庄期待“热闹”
2016-02-23 16:10:00
 

  中新网黄山2月23日电(成展鹏)23日正月十六,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的板桥乡显得特别宁静,年轻人已经外出打工了,偶尔能看见几个老人在街上行走,只有门上火红的对联和地上散落的鞭炮纸屑还在提醒你,正月还没完。

  板桥乡,位于休宁西南边陲,皖赣交界处。板桥冷水鱼,是产于新安江源头泉水中的名贵淡水鱼,生活在海拔300——800米的低温流水环境中,以野生天然植物为食,按传统自然方式养殖。鱼体通透,体色乌黑显乳白色光晕,劲道十足。一般贵客临门或逢年过节,主人才舍得逮上一、二尾,端上餐桌。

  小莫是安徽莫凡旅游的工作人员,板桥乡是他的老家。他的奶奶今年87岁,成了这个村子里最长的老人。她的一辈子都是在这个小村庄里度过的。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自己种的菜,呼吸的是这山间的空气。没有有线电视、没有手机信号。小莫父亲是从这个山村里走出来的第一代人。他们青少年时也是在这个山村里生活成长。和奶奶那一代人不同的是,他们不再满足于这片小山村,一个个走进了城市。在城市展开了自己的新生活。如今只有他的奶奶一个人居住在这里。跟所有年轻人一样,小莫出生在城市,长在城市,说的是普通话,对乡音仅仅做到能勉强听懂。

  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也同样用打工的积蓄,在县城里买了房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里人。每年除夕前夕赶回老家,节后又要匆匆离去。村子里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这样,青壮年们如候鸟般来回迁徙。春节成了这个村子最“热闹”的一段日子。

  小莫对记者说,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奶奶固守着一套完整的过年习俗,进入腊月后的每个日子都会有要准备的东西和要进行的祭祀。这些仪式在年轻人看来可有可无,但于她而言关系着一大家子新的一年的顺遂平安。

  村子里的老人大多和小莫的奶奶一样,他们都离不开那个小山村。在村子里,他们守着传承百年甚至是千年的习俗,按着节气耕作,一年于他们而言是种油菜、采茶、养蚕、养猪的一次次轮回。奶奶这代人是这个山村最忠实的守护者,也是这个山村的生命力。驻守村庄的老人们在一天天地老去,但小莫不想这个村庄也随着奶奶们的老去在一天天老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样的情景很难再现,但谁能说这样的田园风光不美。

  20116年初,莫凡旅行联合板桥乡政府,推出特色年俗活动,杀猪饭、挖冬笋、烤红薯、做米粿等活动,为乡村带来了人气,给村民增加了收入,同时推广了板桥乡乡村旅游产品和特色。小莫希望人们能记得住乡愁。

  著名评论员铁永功认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意的文字,出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文件。它描述的是乡村建设的美好愿景,也触动了很多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前一段时间,关于“故乡沦陷”的话题很热。很多走出农村的人发现,虽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了,但很多人已经找不到了记忆中的故乡。乡村正在消失,记忆失去凭据,让很多人怅然若失。

  记者了解到,莫凡旅行在过去的一年里推出过很多类似的产品,如汪满田鱼灯戏老街、祁红故梦乡野桃源、夏天山水味撒欢西溪南,通过推广特色乡村旅游产品,让这些“空村”乡野热闹起来。

  记者跟小莫离开板桥乡时,小莫的奶奶一直站在村口,久久不愿离去。老人期盼我们再次回来,这样村里才会“热闹。”(完)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