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呼声越来越高 产科配婴儿保健师难在哪?
2016-02-17 14:52:00
 

  月嫂尚未到位,老人不在身边,面对哇哇落地的小婴儿,新手父母不知所措、焦急万分……这一幕在许多医院的产科经常上演。

  从孩子出生到产妇出院,这一两天的非常时期,医院能否更多提供些专业的新生儿护理指导?伴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希望医院产科增设“婴儿保健师”岗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背景

  公立医院没安排

  私立医院太昂贵

  张晓彤从去年底开始备孕,准备要二孩。老大是在小区附近的医院生的,给她留下了非常不好的记忆:在十个人的产房里等待了将近一天才把孩子生下来,因为双方父母年纪大了,又都是临时从外地来北京,出了小区就转向,根本没法自行到医院。所以,孩子爸爸负责来回传递东西,而一让他照看孩子,爸爸就气短手软,根本不敢碰,没办法,刚生产完的张晓彤成了带孩子的主力。

  当时的混乱和慌张,张晓彤至今记忆犹新:“医院给配的小推车比病床低,我身上还有伤口,要抱孩子特别费劲儿,晚上把孩子放在床尾,护士查房的时候批评我太大意。可是除了查房的时候,护士们都忙得不见人影,你都不好意思多问人家。那两天,孩子为啥哭,该不该给吃奶,该不该给喝水,孩子哭的时候能不能摇晃……一堆问题不知道该问谁。” 更严重的是,两天后孩子黄疸出得非常厉害,只好转到医院的儿科去烤蓝光。

  吸取之前的教训,张晓彤这次想到私立医院生孩子,她特别希望在产后住院的那几天能够有专业的护士全程陪同,帮助和指导自己如何带孩子。可是一打听价格就发愁了,“最普通的都要5万元以上,还得是没有任何超过套餐内的检查项目,我一个朋友的嫂子,在私立医院剖宫产,结果花了15万还多,另外一个朋友早产,孩子在保温箱里呆了一个星期就是6万,这也太贵了。”

  而且,在昂贵的价格之下,也并不一定能获得满意的服务。记者在向几家著名的私立产科医院咨询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套餐,医院都能提供专门的护士来帮助照顾孩子,一般的套餐也只是在产后提供责任护士,需要购买中档以上的套餐,才会有一对一的专属护理师,而这种套餐的价格通常都是七八万元以上。张晓彤更加犹豫了:“私立医院说到底也就是服务好一点,医生、护士尤其是管床护士的专业水平、经验还有责任心,或许还不如公立医院的更让人放心。”

  医者和患者都呼唤设立“婴儿保健师”岗位

  打听了一圈下来,张晓彤还是决定在公立医院生孩子,“我也是高龄产妇了,万一有个啥意外,还是公立医院更有保障。”她觉得理想状态是,公立医院也能提供产后一对一护士指导的套餐,或者医院能够有婴儿保健师,来帮助产妇照顾新生儿。

  张晓彤更希望,在自己出院回家后,也能经常向医院里的婴儿保健师咨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在给孩子体检的时候,在妇幼保健院得到一点养育指导,而平时都得靠自己,或者依赖月嫂。“月嫂也都是道听途说,好的说是经过培训,但也不一定专业啊。我身边的妈妈们多数都只能从网上搜索照顾孩子的知识,或者加一个儿科医生的微信公众号,也没办法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问。”

  张晓彤们的想法其实也得到了医院管理方的共鸣。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张霆在今年初的北京两会上就曾经提出建议:除了关注儿科医生不足以外,还应当在调整儿童发育保健队伍方面下功夫。

  张霆介绍说,去年秋天他曾系统考察了日本的基础保健机构,发现当地的全民保健中心有大量保健师,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向家庭普及育儿知识和技能,提供儿童保健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解决家庭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这些保健师很多都是护士通过相关考试后担任,平时不开处方,不进行治疗。

  由此,张霆认为,在北京可以积极尝试培养和推广儿童保健师,“北京也有不少护士工作到四五十岁后,因为身体原因不适合继续上夜班,不得不选择转行,造成医护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事实上,这些护士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只需要通过相关培训和考试,就能够胜任儿童保健师的工作。”

  探访

  三甲医院产科:一名护士要负责20多个产妇

  韩青在一家三甲医院的产科做护士十几年了,正属四十岁以上的护士群体。对于医院是否能专门安排出婴儿保健师这个角色,韩青觉得按照她们的人力和工作强度,在现有的、不增加人手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可能,“我们每个护士值班的时候,都会承担这部分工作,包括把新生的宝宝抱到妈妈身边吸奶,还会帮产妇冲洗。但要是抽调专门人手一对一地做新生儿护理指导,那一个科室得增加十几个人吧。”

  韩青所在的产科每一名护士都要负责20多个产妇,也有主要负责孩子的护士,但没有婴儿保健师的名头,这名护士一般要负责10个左右的新生儿,每天负责给孩子洗澡、称体重以及指导产妇哺乳。“这种角色我们每个护士都能做,现在也确实是在轮班做。”韩青说,因为人手不足,产科护士的工作强度都非常大,比如,去年一年她上夜班超过了200天,其他小姐妹们也都是这个数,产科护士上夜班特别多也是科室特点造成的,“别的科室盯着病房就行,我们得有三摊儿事,产房、婴儿室还有病房,哪边都得放人手,尤其是产房和婴儿室,必须得24小时的班。产妇啥时候生都是没谱的,啥时候也不敢离了人。”

  在岗位安排上,韩青现在是助产士,但实际上她也经常去照顾产妇和新生儿。“岗位名称就是个说法,我们科室的所有护士大排班,每个岗位,每个人都能顶上。”

  产科护士:愿意转岗做“婴儿保健师”,哪怕少挣点儿

  在韩青看来,产科里真正让人悬着心的,是婴儿监护室里需要重点看护的重症早产儿,或者其他带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而给正常的新生儿做的各种工作都比较简单,医院也没想过能靠这些服务来收费。

  韩青告诉记者,因为在收费项目中体现不出来,她们对新生儿的很多看护和指导其实都是免费的,“孩子为什么吸不上奶,孩子的便便干了、稀了是怎么回事,孩子为什么没睁开眼睛……新手爸妈总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病人只要按铃我们都会过去解答,有一个妈妈听我说给孩子喂奶后要拍嗝,惊慌失措地告诉我孩子已经打了好几十个嗝了该怎么办等等,私立医院生个孩子要几万,我们公立医院一般也就2000元左右,提供的服务几乎一样,只不过就是没有那么多人手天天围在产妇身边。”

  在病房里主要负责孩子的护士会注意哪个孩子掉体重比较多,然后会重点关注这个孩子,多去看看他的状态。此外,护士们则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工作上而不是去病房里帮助照顾新生儿,“通常情况下,孩子都是由他的父母或其他家人照顾。即便是主要负责新生儿的护士,她在确定‘重点孩子’没出意外以后,还要配合其他同事,做给病人打针、给孩子洗澡等很多工作。”

  据张霆介绍,目前国内尚没有婴儿保健师这项专门的职业类别,他建议发挥医师协会等行业组织的功能,先在小范围进行试点,逐步优化调整育儿保健方面的人才结构。

  韩青很期待能设立这个岗位,而她也会愿意竞争这个岗位。“要是专门干这个活,也许就不用上那么多夜班了,而且我们看了这么多年的新生儿,很多情况都熟得不能再熟,处理起来也会又快又好,应该不会太累。”

  但她并不看好这个岗位真能出现,“也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比在婴儿室里看护那些重症儿童轻松多了,医院怎么可能专门搞这么个岗位出来?最多像是营养师那样,有这么一个人随时给提供指导。另外,这个岗位也不好定收费标准呀。我们三甲医院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都是上面定好的,没法随便增加和调整。”韩青说,她现在每个月工资是五千多一点,每个月大半时间都在值夜班,一个月的夜班费加起来不过七八百元,“如果能让我专门做婴儿护理师这个岗位,工资少点儿我都愿意,估计我的同事们也都会愿意转岗。” 韩青有些动容:“这些年来,我们全院只有四个人实现了转岗,被调到了门诊或者后勤部门,而代价就是其中两个人都得了乳腺癌,另外一个是心脏病,还有一个是肾炎,已经摘掉了一半的肾。”

  主笔:周明杰

  插图:宋溪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