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贲圣林:新金融是中国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突破口
2016-02-06 14:55:00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记者 王逸飞)随着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各地各行业迅速进入改革备战状态。对实体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金融业,在当前背景下又该如何推动供给侧改革?浙江大学教授、浙大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金融、科技金融将成为中国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银行家出身的贲圣林,首先结合世界经济分化的新常态指出,其背后是创新创业能力与新金融的差距。

  他表示,全球经济增长不平衡问题正日益突出,目前美英等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恢复较为迅速,欧元区与日本等国家经济增长相对滞缓,主要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也出现明显分化。“经济增长分化新常态格局,货币政策分化、地缘政治、地区冲突、文化差异等原因复杂交织,但有一个原因亦不容被忽视,便是各国在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上的差异,这一差异可以部分解释世界经济的分化现状。这些创新创业活动的背后离不开新金融、科技金融力量的支持。”

  “没有风险资本的推动,便不会有苹果、微软和英特尔,也不会有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技术创新带来的大众化、民主化的背后,是金融模式的发展与创新。”贲圣林说。

  贲圣林指出,在目前知识驱动、创新驱动的新经济时代,中国虽在GDP总量和许多有形工业制造品领域优势明显。但经济“软实力”或者说虚拟经济、新经济与发达经济体仍有不容小觑的差距,中国在核心的金融、“新经济”等领域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贲圣林说,在世界经济整体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均需依靠新金融、科技金融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亦亟需寻找经济稳定增长的新思路。“中国其实不缺GDP的增长,缺的是GDP增长的质量;不缺创业,缺的是创新,特别是技术型创新;更不缺金融,缺的是正确的、合适的、更好的对接实体经济和创新与创业的新金融。”

  他认为,金融需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并且合理地与之对接,一旦与实体经济脱轨便会使经济发展产生扭曲。相比之下中国银行业规模已明显过大。

  在他看来,传统金融的欠缺在制约中国经济“软实力”的同时,也催生了新金融的发展。“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的兴起,不仅是我国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的绝佳切入点,也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经济的弯道超车均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契机。”贲圣林说。

  “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尤为重要。对于成长性较差但是稳定性较高的传统企业可更多采用银行贷款以及债券、主板等融资方式;对于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的成长型企业来说,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新四板几类直接金融更为合适;而对于初创型企业来说,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以及股权众筹等股权型融资方式更加适合其发展。”贲圣林说。

  他同时认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正在完善中成长,也要在服务中创新。“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完善,首先应厘清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不是简单的‘P2P’平台,P2P本身和金融并无关系,它并不是信贷平台,而是一种信息、资源的共享方式”。

  他表示,中国要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缺乏风险识别、控制与定价能力。同时需明确互联网金融最肥沃的土壤在于“普惠金融”,它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金融由于门槛、成本过高而产生的覆盖群体有限、服务质量不足等问题,从而使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的益处。

  “我国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刻不容缓,要着力培植中国金融市场的股权性融资能力,丰富资本市场层次、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让传统金融有的放矢,让新金融迸发活力。”贲圣林如是说。(完)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