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大洋一号”2月3日电 (记者 董冠洋)中国农历新年将至,而远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南750海里的西南印度洋上,两艘中国深海科考船正在同时、同地,执行同一任务的大洋科考作业。它们共同的目标是勘探多金属硫化物,两船最接近时相距仅3海里。
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中国大洋科考主力船舶“大洋一号”从中国青岛出发奔赴西南印度洋,执行中国大洋科考第39航次任务,计划时间210天,航程约2万海里。同一时段,搭载海底无缆机器人的“向阳红10号”船,也从中国三亚启程,赴同一作业区执行大洋科考第40航次勘探任务。
“重要原因是西南印度洋合同区调查任务的紧迫性”,中国大洋39航次首席科学家李怀明对随船采访的中新社记者解释。
李怀明所说的“紧迫性”是指2011年中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在15年合同期内,中国享有西南印度洋脊1万平方公里海域的专属勘探权。但在合同签署的8年和10年内,“承包者”须向国际海底管理局交还勘探区面积的50%和75%,最终只能保留25%的面积专属开发。
“此次两艘科考船执行目标一样,任务侧重点有所不同。”李怀明介绍,“大洋一号”主要通过中深孔岩心钻机和近底电法等地球物理探测等技术手段了解深部硫化物的分布;“向阳红10号”重点进行海底无缆机器人海试,提高常规硫化物资源勘探作业效率。
随着陆地矿产资源稀缺性显现,近年来,人类将目光投向深海大洋。国际海底区域占到地球表面积的49%。这里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各类矿产资源,贵金属和战略资源储量远盛于陆地。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富含铅、锌、铜等金属元素,虽然目前尚未达到开采开发的阶段,但利用海底资源是人类的发展趋势。”李怀明说。
中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的海底硫化物资源调查,从2005年的环球航次开始起步。2008年,李怀明从中国海洋大学博士毕业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可以说是与中国海底硫化物调查一起成长起来的青年科学家。
李怀明介绍,十年间,中国在相关领域取得长足进展,并获得了国际上第一块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目前,中国大洋调查航次已经在西南印度洋开展了近10年的海底热液活动调查,发现了10余处热液区。
“我们不仅仅是为自己去勘探矿藏,也是在承担摸清区域基础地质、资源分布情况,与其他国家共享的国际性任务。”李怀明介绍,根据勘探合同,中国最终将交还国际海底管理局75%的合同区面积,以及这些区域的地质信息,供不具备勘探能力的国家使用。
此外,从基础科学来讲,西南印度洋属于超慢速的扩张洋中脊,其特殊的地质环境和构造,对于人类认识地球科学非常重要。“中国持续长时间科考获得的系统资料,能够很大地推动整个国际社会对超慢速洋中脊和地球科学的认识。”李怀明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