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7日电(记者王立彬)国土资源部17日公布数据说,2001年至2006年,国家下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320个,计划建设规模162.58万公顷,新增耕地面积37.26万公顷,预算总额297.9亿元。目前已下达预算259.5亿元,完成建设规模75.68万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1.48万公顷。
大投资要有好回报。在国家持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投入力度时,各地要拿出有针对性措施,使国家投入巨资打造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发挥更显著的综合效益。首先,国家土地整理要坚持惠农目标。目前国家投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平均每公顷土地上投入资金约1.83万元,力度前所未有,这是我国加大反哺农业力度的体现。因此,土地开发整理要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脱贫为主要目标。
其次,各地要多考虑“怎么花钱”而非“怎么要钱”。在目前75.68万公顷已完成项目中,新增耕地面积21.48万公顷,修建田间道路约14万公里,灌排渠沟管约23万公里,工程质量总体符合设计要求。但确实也有一些地方,眼睛只盯在资金争取上,对加强项目管理考虑不周,项目实施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基础工作薄弱,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粗放,相关监管不到位等,影响了项目进度和质量,干扰了资金的规范使用,阻碍了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的发挥。各地务必改变思路,拿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从今年开始,国家不再下达开发整理项目预算,这是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重要变革。但这决不意味着地方在资金安排使用上“不受中央约束了”“更加自由了”。首先,已经下达的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必须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其次,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分配方式改变了,但土地开发整理将继续落实到项目。各地要清醒地认识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权责下移,同时意味着中央部门将以更多精力加强监管。
国土资源部17日在情况通报中强调,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等比较粗放。基层人员队伍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要求,存在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各地要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切实加快建设进度,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切实规范资金使用,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按要求在8月底前上报整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