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丛博
许多投资人都转战电影市场,寻找好的IP。辛夷坞在感觉到作品抢手的同时,有种隐忧,“怕物极必反,好行情还能持续多久?不如有规矩地做,潜心开发,更多优质作品的出现,势必会让行业良性运转,那样版权一直保持好势头不是更好”?为了不让喜欢自己的读者失望,辛夷坞也开始学习编剧,自己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应许之日》将是她首次参与编剧的作品。
近日,80后女作家辛夷坞在出道10年时,推出第10部作品《我们》。虽然一直被外界贴着“暖伤青春”的标签,但辛夷坞的作品其实风格多变,她在接受大河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轻车熟路的青春故事下笔可能更容易,但是她绝不希望重复自己。小说讲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在28年的时光里分分合合的故事。这部情节看似简单的《我们》,却让辛夷坞写得很艰难,“之前也写过很多很传奇、情节很复杂的故事,觉得很过瘾,现在则越来越想表达当下,因为生活远比戏剧精彩,但其实接地气的故事也最难写,
需要很多的积累。可以说,这本书里有我至少五年生活的影子”。谈到2015年文化产业热炒IP的背景,这位见识过自己同名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被翻拍成电影后火爆场景的作家显得冷静。她说:IP这个词是最近才听说,其实对我们作者来讲就是作品和故事。回头看来,小说和电影两种艺术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互相依存。电影赋予了小说更为华丽的展现形式,而小说作为电影的根本得到最终认可,其实还算是件幸事。她认为,两者相结合要适宜,才会有比较好的结果。对眼下将原创IP改编为电影的热潮,她的观点是,“作者是作品的娘家,交付给影视方时就是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婆家了,其实我们也是比较忐忑的。我希望购买IP的影视公司是对故事本身感兴趣才去翻拍,如果颠覆了,就没必要用这个IP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