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陈溯)“定位黔西南的旅游品牌,山地旅游和特色民族文化应该并重。”谈到黔西南州如何进行旅游定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峰说。
黔西南州,是位于中国西南山区的一个自治州,其所在的贵州省是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与当地不少州县一样,黔西南正面临着艰巨的脱贫任务。而中国西南地区奇山险峰众多、空气清新,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贵州省正结合自身资源优势进行山地旅游开发的探索。
在28日“山地旅游与旅游扶贫”的研讨会中,谈到黔西南山地旅游的定位,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户外运动部主任张志坚建议,应该根据当地特有的喀斯特地形开发户外运动产品,“你肯定不能像荒漠环境那样主打骑单车运动,沟壑纵横是喀斯特的特点,比如探洞这种户外运动就十分契合。”
此外,不少专家强调,在旅游品牌定位的过程中,不能单纯推广“山地旅游”而忽视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齐勇峰表示,“文化在西南山区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这些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应该将民俗旅游和山地旅游相结合”。
因此,在当天的会议中,如何以山地旅游推动山区脱贫成为专家热议话题。
中国旅游商品产学研联盟秘书长陈斌表示,应重视旅游购物收入和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旅游也需要改革旅游产品供给侧以扩大内需,除了小商品和纪念品,旅游地可以尝试开发不可替代的民族特色产品和一些高端商品。”
在旅游开发中,国际化视角也不可或缺。今年10月,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黔西南州开幕。世界山地旅游知名专家学者,外国驻华使节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瑞士、日本、韩国、泰国等39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出席了会议。这也是贵州“山地旅游省”走向国际的一个尝试。
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吴华肯定了贵州进行国际定位的战略,“国际化是十分有意义的,反过来倒逼我们必须把旅游和扶贫结合起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李健建议,应多承办国际化赛事,将赛事和旅游融为一体,从而拉长旅游链。
此外,吴华提出,融资问题是贫困地区进行旅游开发的主要障碍之一,他建议寻求政策性银行,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银行的支持。
曾到过西南山区旅游的游客,多多少少会抱怨旅途的艰辛和路途的遥远。研讨会现场不少专家指出,完善当地交通设施是发展旅游、实现脱贫的基本前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