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专家把脉中国“机器人”:使用密度低于世界均值
2015-11-24 15:36:00
 

专家把脉中国“机器人”:使用密度低于世界均值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京举行,将持续到25日。熊然摄

  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进行的“科技·资本助力智能制造”论坛上,专家们围绕智慧工厂等话题各抒己见。 曾鼐 摄

  专家把脉中国“机器人”:使用密度低于世界均值、发展潜力大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 曾鼐)中国机器人前景如何?机器人技术如何应用?……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机器人专家们各抒己见。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表示,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低于世界均值,但正进入快速发展时代,应挖掘石化、食品、医疗等领域的潜力。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京举行,将持续到25日。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关于机器人的国际性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政府主办。在此间进行的“科技·资本助力智能制造”论坛上,专家们围绕智慧工厂等话题集思广益。

  中国每万人20多台工业机器人 低于世界均值

  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认为,与国外比,中国机器人行业整体仍处于弱势地位,但近年来发展迅猛,工业机器人几乎已经应用于生产的所有环节。

  数据显示,2009至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以年均58.9%的速度增长,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超过5.6万台,约占全球市场的1/4,已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机器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李瑞峰说。根据他提供的数据,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平均值为每万名工人中约50多台机器人,韩国、德国等均已达万人300台,中国则是万人20多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潜力较大。

  不过李瑞峰强调,与日本等国机器人产业围绕汽车工业发展相比,中国的机器人发展与汽车市场并不十分紧密,目前智能机器人在“人不想干、人干不好、人干不了”的危险行业和苦差事中,正得到大力应用。他认为,未来应深入挖掘石化、食品、医疗、电子、国际加工等领域的机器人发展潜力。

  “机器人”挺进传统行业 新技术融合老手艺

  对于赵亮来说,他看好机器人技术对传统工艺的提升。作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智慧工厂副总经理,他和团队将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引入了阿胶制造。

  阿胶是中国传统的滋补品,为驴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但它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如今仍较为落后,生产环境较恶劣,手工制作中“擦胶”环节,需要工人用抹布加80度高温的水,进行反复擦拭,对人的身体有一定伤害。

  赵亮对中新网记者介绍,如果将传统工艺融入机器人技术,可以制作自动擦胶机,最少能代替8个员工;且利用微波干燥等技术,可将原来30天的晾干周期缩短至23天,提高产能。

  不过他表示“熬制的老手艺不能动”,熬多久、放什么料都要尊重原有工艺,只是在切割、晾晒、包装等环节实现自动化,以保证阿胶品质。

  陆洋则更关注智慧机场的建设,他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智慧工厂总体部副部长。他认为,机器人、云计算等技术将提升机场的智能化管理,如360度智能摄像头,能自动识别人的异常行为,可辅助安检,降低人工成本;快件自动分拣机、移动牵引车等,可取代人工,从事繁重工作。(完)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