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大学生创客的“困惑”:开张不到100天员工换3批
2015-11-17 13:28:00
 

  中新网贵阳11月17日电 题:贵州:大学生创客的“困惑”

  作者 杨云

  “开张营业不到100天,员工就已经补充更换了三批,最长的做了50天,最短的3天。”在贵阳市观山湖区黄强的小店里,大学刚毕业就自主创业的他向记者倾诉着创业的种种艰辛,“创业最难的不是辛苦劳累、不是缺资金、不是没政策,而是缺好的创业伙伴。”

  “风险太大,看不到未来,半途而废,让许多大学生创业者火苗一样蹿起冰雪一样消融。”在贵州贵安新区大学城里的大学生创客刘晓彤同样有相同的“困惑”,“创业职业素养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创业者,给创业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成本。”

  “当整个世界都在谈论着‘改变’、‘创新’等时髦的概念时,我给我的伙伴们反复强调‘忠诚’、‘敬业’、‘信用’这些‘陈旧’的商业信条,我认为任何时候,这些观念都会让创业者受益。”在贵州省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年轻的创客邱刚反问记者,“只有才华,没有责任心,缺乏职业精神,创业是否真的能够顺利前行?”

  连日来,记者在贵州多个创客培育基地走访了解到,困扰大多数大学生创客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政策扶持、资金贷款等宏观问题,而是诸如员工素质、创业职业能力、市场信息获得等等十分微观具体的问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2015年的政府报告里新出现一个热词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在这一年里,“双引擎”之一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吸引着无数梦想者前赴后继加入创客大军。

  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刘锐认为,“创业者面临的困难很具体,当然,这些也都是创业的必由之路。为此,共青团贵州省委发起成立了贵州首个‘创客’孵化器——黔青梦工场,在这一‘创客’孵化空间,创业青年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支持。”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把青年创业想法的‘种子’孵化成‘小苗’的问题。”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坚认为,青年创业者们第一需要低成本获得资源,第二需要找到合适的创业伙伴,第三需要有人帮忙研究清楚未来的市场。

  “创客”正在成为这个创新时代梦想者的代名词。而大学生更是一支蓬勃生长的创新创业生力军。据相关部门粗略统计,现在每年700万左右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人员约占总量2%左右。再加上往届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每年大学生创业群体约有20万人。

  根据国际普遍规律,大学生创业容易受社会资源、实践经验、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成功者凤毛麟角。走出“温室”的大学生“创客”,还要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问题。

  一直关注青年创业就业问题的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执行院长孙伟博士认为,“青年创客们必须要不断培养和提高自我综合能力,比如像实践能力、科研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沟通能力,还有要果敢、有担当、有团队意识。有了强大的心理素质之后,还要锻炼自己的商业洞察力。”

  “自主创业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也许几个月,也许几年,这条路上会有痛苦也会有快乐,会对心理承受能力给予极大的考验。”孙伟认为,“刚出校门的学生不懂市场、不懂销售,也不太懂产品,需要指导,特别是产业里有经验老师的指导,一方面借鉴阅历,一方面搭建人脉。”

  记者走访贵州多所高校及职业院校了解到,在一些学校,开设创业课的老师本身没有创业经验,老师只凭课本知识讲创业,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些学校尝试邀请校外企业家担任创业教师,但这些人即使能抽空前来,也大多是概略地讲讲创业经历和人生感受,随意性较大,效果不理想。由于创业教育效果不佳,学生普遍创业意识淡薄,不少学生甚至曲解了创业的概念。

  孙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应分两个层面进行引导。一是要面向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理念培养,此部分可由接受过创业培训的教师承担,属于通识教育。二是要面向有创业意愿或有创业项目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实践课程,由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和专业研究背景的专家教授参与授课。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与国家一系列促发展政策的结合,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的动力资源,也是富民之计、强国之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降低创业成本,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创业专家也指出,为扶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应该有更多创业园区、创业苗圃、孵化器、创业加速器等不同名称的孵化器形式进入学校落地开花,但同时也要避免孵化器项目一拥而上,让项目仅停留在“造壳”形式上,不仅难以发挥实质作用,时间长了,还会造成同质化恶性竞争。(完)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