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团团长杨成正在整理音响设备。摄影:刘倡
据团长杨成介绍,这个前前后后吸纳了近五百名成员的艺术团的诞生,要归功于当时的镇妇联主席甘瑶女,“她到村里、企业里宣传的时候,就发现有些人唱歌唱得好、跳舞也跳得好,其实他们也很渴望有一个平台能把自己展现出来,所以她就向政府提出想成立这样一个团的建议,有兴趣、有爱好的(人)可以报名。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有146个人报名,面试选了70个人出来,成立了这个团。”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艺术团细分成声乐、舞蹈、司仪等几个小组,不收费,不设立门槛,更不限制入团条件,唯一的要求是对艺术的坚持与热情。依靠口耳相传,艺术团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甚至有人慕名而来。
黄成就是其中之一。在来到三乡镇之前,自幼热爱舞蹈的他因为腿部的残疾和家庭经济情况的原因一直与自己的梦想失之交臂,“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就出来打工,刚开始是在玩具厂,工资很低,又很辛苦。然后我看到报纸上登着艺术团的简介,心里就燃起了这种很渴望拥有跳舞的平台(的希望)。那时候坐公交的六块钱(路费)都没有,(我)就把自己最好的两件衣服卖给老乡,卖了20块钱来三乡面试。面试当天用了两个小时就帮艺术团排了一个舞蹈,然后(镇)妇联主席说,下星期你就过来,我们安排你在艺术团教跳舞。”
尽管腿脚不便,黄成依然事事躬亲:通过把自己对舞蹈的理解教授给团员,他带出了一支像模像样的舞蹈队;没有合适的配乐道具,他就成了团里的音乐剪辑师和服装设计师。渐渐地,这个从小偷偷练舞、常被家人认为“不务正业”的布依族小伙子在异乡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黄成已记不清自己来团的这十几年里编过多少舞,也罕少提及自己的辛苦和难处,却多次提到了“感激”二字,“对我来说,真的就是非常感谢我的第二故乡:三乡。如果没有三乡,就没有我今天的(生活)。因为自从我进了艺术团,有大家的关爱、帮助,我的生活慢慢改善了,最主要的我能找到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我从小梦寐以求的舞蹈。”
但除了极少数像黄成这样的专职成员外,绝大多数的团员还要白天正常上班,工作日的晚上赶到团里排练。每到周末,还要赶去周遭的工厂企业、农村和社区去巡演。团长杨成说:“从建团到现在,我们的时间都是这样安排的。因为毕竟参加我们这个团没有工资没有报酬,纯粹是(凭)爱好义务奉献,我们也要求他们来参加这个团(的活动时),不能影响他的本职工作。”
也许在外人看来,这种安排谈不上合理,也太过辛苦。但大家对这样的生活方式却有着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