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和阿拉法特
78岁的以色列总理阿里尔·沙龙目前静静地躺在耶路撒冷哈达萨医院,与死亡之神作最后的搏斗。沙龙的助手吉辛表示,沙龙经历过无数次战争,常能转危为安,战无不胜。他也必能打赢这次“战争”,康复出院。结果如何?难以料定。但无人能否定沙龙是一个个性突出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必然在以色列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戎马一生 未能当上总参谋长
沙龙出生在动荡年月,从小深受父亲坚强好斗秉性的影响,崇尚“武力解决问题”的信念。他6岁就拿着大棒护卫自家的果园。他一生戎马生涯,几乎参与了自以色列成立以来对阿拉伯国家的所有战争。沙龙的名字叫阿里尔,希伯来语的意思是“狮子神”。沙龙在战场上就是一头“猛狮”。他勇猛善战,屡建奇功,在国内被视为“英雄”。另一方面,他那“惨无人道”地屠杀巴勒斯坦人民,也使他背上“屠夫”、以色列的“凯撒”的臭名。沙龙机敏多变,讲究信用,具有达不到目的决不善罢甘休的韧劲;另一方面,他生性坚强好斗、脾气暴躁、专横武断,动起怒来像一条“暴怒的公牛”。
在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担任步兵连长的沙龙,倒没有听说有什么“辉煌的”战功,只是在战场上,他的大腿被子弹击中,至今他走起路来有点跛脚。他真正抛头露面,名声大震是在1953年,当时,以军成立第一支特种部队“101部队”(取自《圣经》以牙还牙的含义,即一只眼睛对一只眼睛),沙龙被任命为首任指挥官。当年,约旦人潜入以村庄,炸死1名妇女和2个孩子。为报复,沙龙受命率“101部队”及100名伞兵,袭击了约旦的基布亚村,他们“肆无忌惮”,挨家挨户炸毁民房,整整炸了3个小时。第二天,人们在瓦砾废墟中发现男女老幼共70具尸体,一片恐怖景象。以军的暴行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慨,沙龙则得到了达扬将军的赞赏,被称之“没有人比得上你”。从此,沙龙的名声大震。翌年,达扬将“101部队”与伞兵部队合并,成立“202部队”,沙龙被提升为该部队司令官。
不过,沙龙的军旅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1954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由于沙龙违抗军令、盲目冒进,他的特种兵在西奈半岛的米特拉关口遭到惨败,他被迫辞去这支部队的司令。一直到1964年,沙龙才得以晋升,被任命为总参谋部训练队的少将指挥官。
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沙龙被紧急任命为师长。这是沙龙首次担任师指挥官,担任西奈半岛南线的主攻任务。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埃及人把兵力部署在牢固的钢筋水泥掩体内。以军以猛烈的火力,20分钟内向该地区发射3.6万多发炮弹,打得埃军一败涂地。不到几个小时,沙龙的部队就占领了阿吉拉赫阵地。在庆功会上,人们向沙龙表示祝贺,沙龙喜形于色,得意洋洋。
沙龙是一匹不服管束的“野马”,常常要尥蹶子。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沙龙师驻扎在西奈半岛。在确定作战方案时,他与南部军区司令戈南发生意见分歧,沙龙公开指责戈南瞎指挥,叫他“闭上臭嘴”。他还直接打电话给时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的老部下,要求他直接报告总参谋长或国防部长,越过戈南司令,批准其作战方案。戈南大光其火,要求总参谋长撤沙龙的职。沙龙也毫不示弱,要求总参谋长罢免戈南。沙龙最终还是赢了。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沙龙以其勇猛、冒险的性格,率领部队向南迂回,一路势如破竹,渡过苏伊士运河,绕到埃军的后方,完成了对埃及第三军的包围,使整个战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军总参谋长称,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头缠绷带、面带倦容的沙龙得意地说:“一切全是冒险。”
沙龙“屠夫”的臭名则来自于他在1982年对黎巴嫩巴勒斯坦难民营的一次大屠杀。在第二届贝京内阁中,他获得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国防部长职务。他意识到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当年6月3日,以驻英国大使遭巴武装分子暗杀,以内阁决定进行大规模的报复,以军进入黎巴嫩打击巴解组织,最终导致巴解迁往突尼斯,黎巴嫩成立亲以政权。然而,黎新总统上任不到3周便在一次爆炸中丧生。愤怒的沙龙唆使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民兵进入巴2个难民营,大开杀戒,1000多人在几个小时内惨遭杀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强烈谴责这一暴行。以国内也爆发抗议示威,标语牌上写着“沙龙=杀人凶手”,要求沙龙下台。贝京不得不解除了沙龙的国防部长职务。
尽管沙龙在战场上奋勇搏杀,战功卓著,颇负盛名,但在军界,他是个失败者。沙龙梦想有一天能当上总参谋长,由于他的个性、怪脾气以及树敌过多,断送了他取得军界最高权力的前程。满腹牢骚的沙龙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后辞去军职,投身政界。经过几年的磨练,1999年沙龙终于在党内击败内塔尼亚胡,出任利库德集团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