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前身—欧洲管理论坛在瑞士东部山城达沃斯所在州的首府库尔登记时,还只是一个注册资金2.5万瑞郎、4名工作人员、办公地点为车库改造的30平方米小房间的基金会。谁都没想到,40年后,它已经成为全球顶级经济类论坛。而其创始人、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曾以“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头衔名列世界最具影响力百人榜。他不仅是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建者、设计师和决策者,更是其导师、领袖和灵魂。
世界精英秀场的导演
克劳斯·施瓦布1938年3月出生于德国。19岁时,他跟随受聘到瑞士一家企业当经理的父亲迁往瑞士定居。从苏黎士高等理工学院毕业后,施瓦布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拿到了经济学等两个博士学位和一个硕士学位。回到瑞士后,他成为日内瓦大学一名教授。
长期的求学经历和数年的美国生活让施瓦布对世界经济潮流有了更宽广的视野。他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浪潮已经开始席卷全球,而欧洲的企业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应该让欧洲企业管理者有一个讨论交流的平台,以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全球化大潮。于是,1971年年初,33岁的施瓦布约几位同行和企业家朋友在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开办了第一次沙龙,随后注册了一个非赢利机构“欧洲管理论坛”。
此后,每年的一二月份,欧洲管理论坛都要举行一次年会,以讨论欧洲经济话题为主。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和企业会员的增加,1987年,施瓦布将“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到1994年,该论坛中世界知名大企业会员达到了1000个。他们每年以数万到数十万美元年费的付出,换取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各类会议的资格以及企业诊断报告等服务。此后,世界经济论坛又陆续推出《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世界投资报告》等年度报告,牢牢确立了世界经济界权威智库的地位。近年来,世界经济论坛每年推出全球青年领袖和最具成长性企业的榜单,把未来全球经济界的新生力量纳入其怀抱。
在打造世界经济论坛品牌的过程中,施瓦布明白,光有企业界人士参与是远远不够的,那些世界级政治领袖和时尚明星的到来才能更加吸引媒体的注意。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政治家的身影就开始出现在达沃斯年会的舞台上。历届联合国秘书长、法国总统密特朗、英国首相希思、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曼德拉、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拉宾等重量级人物都曾是世界经济论坛的座上宾。而大指挥家梅纽因、U2主唱博顿、好莱坞明星朱莉和皮特等文化界名人也给达沃斯年会带来了不少人气。近些年,达沃斯年会每年都会迎来数十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上百位部长和上千名企业老总。小城达沃斯成为每年年初世界领袖和精英最大的秀场。而这场超级秀的导演就是施瓦布。
对中国人有份亲近感
本报记者第一次见到施瓦布是在2008年年初的世界经济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当时,身材高大的施瓦布一脸严肃地端坐在主席台上,眼镜后面是一双冷峻的眼睛。此后,记者3次采访达沃斯年会,又在多个场合见到他,渐渐觉得这位老先生并不是那么难以接近,而且他对中国人似乎更多一些亲近感。
施瓦布对经济趋势超级敏感,能够及时把握世界大势,而与中国的结缘正是他这种智慧的集中体现。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施瓦布就来到中国考察。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企业代表团开始出席达沃斯年会。后来的多位中国领导人都成为达沃斯的贵宾。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首开夏季年会,分别已在中国的大连和天津召开过4届年会,夏季达沃斯将永久留在中国,世界经济论坛将其未来与中国紧紧结合在一起。
在接触过程中,令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施瓦布的语言才能。他能熟练使用德语、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相互之间转换自如,令人叫绝。在每年冬季的达沃斯年会上,他都要为与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办十余场专场演讲。每次都是施瓦布亲自主持,这时他的语言天分就会得到充分展示。此外,他总能言简意赅地介绍来宾的核心信息,让人产生深刻印象。
两年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记者问70岁的施瓦布是否有退休的打算,对方用斩钉截铁的语气给出了否定的答复。事实上,施瓦布也以其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向人们证明了“廉颇未老”。
品头论足:妻子是第一个合作伙伴
说到施瓦布的创业和人生,就不能不提他的妻子哈立德·施瓦布。在创建欧洲管理论坛的1971年,施瓦布的生活也进入了新阶段,他与女友哈立德步入婚姻殿堂。哈立德是施瓦布创建欧洲管理论坛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婚后她停止了在论坛的日常工作,担任顾问。
1998年,施瓦布夫妇创建施瓦布社会企业基金会,哈立德担任主席。作为高层管理人员,哈立德总是出现在世界经济论坛的重要场合,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正中间位置,专注地凝视着主席台上担任主角的丈夫。在40年共同度过的人生中,她成为施瓦布的坚定支持者和忠诚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