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第九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数百名中日来宾出席。以下是中国前驻日本大使、中国联合国协会原会长、联合国原副秘书长陈健在外交•安全保障分论坛的讲话摘要:
大家下午好。在我开始发言之前,我先要念一段日本《朝日新闻》10月23号社论的内容:
35年前的今天,《中日友好和平条约》正式生效,当时两国缔结条约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反苏,二是经济援助。当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到日本的1/4,日本陆续提供了总计超过3万亿日元的贷款。后期苏联已经解体,中国的GDP也超越了日本,两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也不符当年。但是仍然有不变的事实,日中两国仍然是代表亚洲的主要国家,互相扶持对于彼此都具有重要利益。
我念的是日本媒体的评论,应该不算在我发言的时间里面。下面我开始发言。
从大环境来看,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三个潮流加速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国际关系正经历大变革、大调整。如何在这个大变革、大调整当中确保我们所在的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关键是大国关系要有正确的定位,要保持稳定。其中中美关系不仅关系到亚太地区,而且关系到全球和平和稳定。那么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在中方的倡议之下,中美之间确立了建立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如果双方朝此目标努力,那么应该说中美关系会有一个稳定的发展,从而为本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提供正能量。
应该仅次于中美关系的是中日关系,不幸的是中日关系却走在十分危险的十字路口。像今天上午谈到的中日之间的敏感问题,历史认识和钓鱼岛问题出现了分歧。回顾中日建交40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年来,这两个问题一直是存在的,两个历史遗留问题时常也出现一点麻烦。但是总的来说控制的范畴并没有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大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日之间四个历史性文件,特别是和平友好条约,确定了中日关系的正确定位。就像和平友好条约所明确指出的那样,中日两国是友好的邻邦,是和平合作的伙伴。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我刚才引的朝日新闻社论所指出的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中日之间需要重新定位双方的关系,重新看待双方。在这样一个时候,从中国方面来看,日本方面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幸的是日方在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把中国和朝鲜归为同列,作为对日本的安全威胁,并且把中国作为军备建设、军备部署、军事演习和外交活动的主要对手。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历史性的问题、钓鱼岛问题和历史认识问题重新爆发出来,把中日关系带到了历史的低谷。从日本方面来看,我在担任中国驻日本大使的时候,日本媒体采访我的时候比较关心的问题是中国军费的增长。我当时的回答是、现在的看法也是,国防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确定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不是新出现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必然会加快。而且随着中国在海外经济、贸易活动的增加,我国国防现代化当中必然要海陆并举,以保证海上通道的安全,维护海外利益和人员的安全。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自然过程,美国承认这一点。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国家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存在疑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把这种疑虑上升为中国威胁,将中国作为自身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并且进而把中国作为潜在的威胁,那就十分危险了。
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没有,而且也不会把日本作为对手。但是随着钓鱼岛争端问题的不断升级形成恶性循环,很可能把两国带到军事冲突的边缘。正因为中日关系现在正处在十分危险的十字路口,所以像上午好几位发言所指出的那样,必须立即刹车,让中日关系回到四个历史性文件的定位当中,回到历史的原点,使中日关系再次成为地区和平安全的正能量,而不是地区安全的热点、一个负能量。谢谢!
(来源:中国日报网 王菁 编辑:周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