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申遗,兴教寺的三座唐塔受到了严格的保护。而被拆除的建筑是寺里私盖建筑的,并不是文物。(资料图)
今天(9月3日)上午,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周魁英介绍陕西丝路申遗项目筹备情况。
2013年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专家将到陕西考察丝路“申遗”的7处遗产点。“专家的评估意见对于丝绸之路项目能否通过明年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至关重要。”对于此前争议不断的兴教寺拆迁问题,最终还得看专家的意见。
今年2月,由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政府共同递交的丝路“申遗”文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受理。申报项目全称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我国境内申报工作涉及陕西、甘肃、新疆、河南四个省份的22个遗产点,其中我省列入申报名单的遗产点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城固张骞墓7处文物保护单位。
兴教寺拆迁问题“还得看专家意见”
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说,世界遗产专家将对遗产点的真实性、完整性、能力建设、相关利益者和监测的延续性,以及所有他们认为受影响的等方面进行评估。“打勾,没有问题;破折号,也就是约等于,改改还可以;画圈,补一补再说吧;打叉,根本没戏。”她说,如果是后两者基本就可以被认定为不合格了。
今年5月,“兴教寺宣布退出丝路‘申遗’”一事闹得沸沸扬扬。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周萍说,按照整个世界遗产来看,兴教寺的功能区结构是不对的,现代建筑是兴教寺自己筹钱盖的,而不是国家拨款,“我们会把这些情况跟专家讲清楚。”她表示,申遗最关键的还是遗产项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他们将就此与专家不断沟通,但最终还得看专家的意见。
遗址保护经费不含拆迁补偿、道路改造
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周魁英说,对于此次世界遗产专家到陕西来考察,一方面要展示我省文物保护的成果,另一方面则要让专家理解我省遗产保护的理念和方法。“不是因为申遗才开始保护,而是因为保护得好才能申遗。”周魁英说,整个申遗过程中我省并没有拿出专门的资金和经费保护7处遗址点,而是在日常对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加大投入、优先照顾,文物保护的经费中也并不包括拆迁补偿和道路改造的费用。
陕西省7处丝绸之路“申遗”项目价值特征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中国统一帝国时期早期西汉帝国的都城宫殿遗址,是丝绸之路最早的东方起点,揭示了丝路发展初期西汉帝国的都城城市文化特征和文明发展水平,见证了西汉帝国对丝路开创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7—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的宫城遗址,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唐长安城的代表性遗存,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帝国的文明水平及其礼制文化特征,见证了唐帝国对丝绸之路鼎盛的重要推动。
大雁塔
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
小雁塔
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是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佐证了佛教自印度东传的历史,也见证了佛教在唐代长安的流行。
兴教寺塔
佛教传播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新罗弟子圆测的舍利墓塔,展现了佛教沿丝绸之路传至长安后的发展及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彬县大佛寺石窟
建于7—10世纪,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其唐代泥塑大佛为长安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
张骞墓
公元前2世纪汉帝国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墓葬,与丝绸之路开辟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世界性历史事件密切关联。
(来源:西部网 编辑:刘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