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亚欧四国前夕,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称,近年来中国一直保持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模式”引起包括德国在内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反思;同时德国经济在危机中异军突起,受到各方关注,中德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许多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
从德国的发展来看,史大使认为有几个方面的成功做法值得借鉴。一是与时俱进,坚持改革,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早在本世纪初,德国就开始深刻反省影响经济发展的“三高”结构性弊端,以及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施罗德政府2003年提出“2010年议程”一揽子改革方案,克服各种阻力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社会改革,为近年来德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改革红利”。
二是要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德国一直坚持“制造业立国”政策,审慎、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工业占国民经济比例目前仍保持在28%左右,高于欧美其他国家。这一做法提高了德国对金融危机的“免疫力”。
三是始终强调社会公平。德国奉行“社会市场经济”,兼顾效率与公平,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再分配机制减少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发展现代化农业过程中注重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和环境友好型经济。
五是经济发展中注重企业品牌和质量。“德国制造”在欧洲历史上曾经是廉价劣质产品的象征,但是德国企业不甘落后,坚持通过加强研发和创新一步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如今“德国制造”已成为工艺严谨、质量上乘的产品代名词。德国企业的做法对推进“中国制造”具有借鉴意义。
(来源:《中国日报》驻欧盟分社首席记者付敬柏林报道 编辑:王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