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棣华1910年出生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绍拉浦尔市,兄弟姊妹共有8人。他从G.S.医学院毕业后不久后了解到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情况,于1938年加入了爱德华、巴苏华等5位医生组成的赴华医疗队。
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这次到中国去,可能要冒生命危险,失去深造机会和职业,但我并不认为这些是损失,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提出了申请,并且尽可能突出我的特长,急切的希望被选中。”
决心已定,他于1938年9月到达广州,并立即要求去前线救援伤兵。
但赴华医疗队一行在汉口和重庆滞留了四个月。这段时间里,柯棣华一直在为以后的救援准备,他开始学习汉语、锻炼身体。
“但就在他终于要开始救援工作的时候,他得到了父亲的死讯,”柯棣华纪念馆馆长闫玉凯告诉记者,“尽管他十分悲伤,柯棣华还是决意在不实现救援目标前绝不回去。”
这时候,五人医疗队的成员也都有了新的中文名字,每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华”。柯棣华的名字就是从原名柯棣尼斯改来的。
1939年2月,他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是首批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医疗援助队伍。毛泽东、朱德和许多其他领导人热情接待了他们。
之后,柯棣华和巴苏华到晋察冀边区的前线救援。而医疗队的其他三名医生因病回国。巴苏华也在几个月后回到延安。29岁的柯棣华坚持在前线一直待到1942年。
“河北唐县正是白求恩大夫工作、献身的地方,柯棣华很崇拜白求恩,救援时总以他为模范,”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宋敬辉告诉记者。1941年,柯棣华成了和平医院的首任院长。
1940年的百团大战期间,柯棣华亲自带领一支救援队到了前线。他在枪林弹雨里治疗了超过八百名伤兵,在13天内实施了558台手术。
与此同时,他还给学生授课,为前线医疗培养了不少新生的力量。
“他和白求恩大夫不一样。白求恩大夫到中国的时候已经是世界级的胸科专家了,但柯棣华还很年轻,他和中国同事一起,一直在不懈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医术,”和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丽从柯棣华的妻子郭庆兰那儿听了不少故事,给她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郭庆兰被柯棣华在艰苦救援环境里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坚韧打动,于1941年和柯棣华结婚。
去年,96岁的郭庆兰因病去世,她和柯棣华合葬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里。
张丽记得郭庆兰曾经告诉她,“柯棣华大夫的中文很流利,但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让郭大姐或者其他中国医生帮他解释。”
柯棣华在河北的各个县城奔波、救助病人。1942年12月8日,他癫痫病发作,第二天就离开了人世。当时,他和郭庆兰的儿子只有三个月大。
柯棣华去世之后毛泽东说,“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
“虽然柯棣华大夫辞世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但是两国因为他建立起来的联系从来没有切断过,我们现在还有许多交换、交流的项目,”和平医院副院长宋敬辉说,“未来,我们的交流还会更多。”
“柯棣华是我们患难与共的真朋友。纪念馆来客这么多,这也说明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我们的老朋友。”讲解员霍红跟年轻的医生们说。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 中国日报记者 郑金冉 孙晔 丁清芬 编辑: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