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今年4月,中共海南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崛起为主线,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的部署,吹响了全面建设中外游客度假天堂和全省人民幸福家园的新号角。
过去5年,海南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由1617美元增加到4429美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3%,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实现翻番,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全省覆盖、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标志,民生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理性思维和实施能力显著提升,今天的海南已经进入了更有条件、更加自觉地实现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海南科学发展总的思路就是按照中央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抢抓机遇,乘势而为,以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一以贯之地走以人为本、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开放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
实现绿色崛起,最重要的前提是科学规划。这是科学发展的命脉,没有科学的规划,科学发展就无所依循。依据国家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全省整体和一盘棋的视野,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统一规划,超前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项目的合理布局规划,抓好土地岸线利用、城市和村镇建设、重点开发园区和资源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强化规划执行,形成全省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区,实现资源与项目的最佳配置,提升海南整体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水平。
实现绿色崛起,最核心的支撑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是税收、就业、民生、经济实力的源头活水,是发展稳定最重要的基础和最终的依托。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科技的绿色产业,培育一批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实现绿色崛起,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开放改革。岛屿经济体的生命线是开放改革。24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下,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走向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19年前,江泽民同志强调,努力搞好海南的开放和开发。4年前,胡锦涛总书记指示我们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海南迎来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黄金机遇期。必须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领域、开拓一切能够开拓的市场,创建开放改革的新优势。
实现绿色崛起,最基本的依托是悉心呵护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注重发挥生态环境的综合效应,充分发挥海南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要素资源、国家赋予的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的开放政策、背靠13亿国人的消费大市场、省直管市县体制和人口相对较少等比较优势,形成叠加效应,转化为科学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实现绿色崛起,最终的目标就是打造中外游客的度假乐园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以最大努力,按照国际化标准,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同时不遗余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让全省人民及时享受到国际旅游岛发展的实惠。
实现绿色崛起,最有力的思想保障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从省情出发,以人为本,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群众急需受益的事,坚决摒弃短期行为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努力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今后5年,海南将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崛起这条主线,全面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到2016年,力争全省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创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取得显著成效,特色产业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社会管理水平、依法治省水平和社会和谐程度显著提升,党的建设显著加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六个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
第一,振兴产业,夯实基础,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在海南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建设国际旅游岛,首先必须老老实实地发展实体经济,夯实产业基础。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和国内消费升级带来的难得机遇,积极承接国内外消费需求,优先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强力优化规范旅游市场环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做精做优热带特色现代农业,高水平建成国家级的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天然橡胶、南繁育制种和渔业出口基地,为全国人民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热带特色农产品,特别是南繁育制种要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努力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的重要指示,在洋浦等重点园区集约、集群、园区化、高科技发展油气化工等新型工业、现代物流航运业,努力建成国家级石油化工新型产业示范基地和海上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为目标,加快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提升壮大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船舶工业等特色海洋产业,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基础设施是海南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我们将加快建设环岛高铁、“田字形”高速公路、南北两大机场扩建、“四方五港”、环岛智能安全电网、环岛天然气主干网等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完善之日,将是海南经济腾飞之时。
第二,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对海南来讲,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在城乡均衡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进步,是缩小城乡差别、消除二元矛盾、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伟大变革,也是建设全省各族人民的幸福家园、实现全面小康、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社会工程。未来5年,第六届省委将着重在城乡统筹上下功夫,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和完善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5年、10年乃至20年规划,建立促进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资源保护与开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推进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镇化,走以产兴城、设施配套、宜居宜业、特色文化鲜明的城镇化之路,全面加快以海口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建设,支持三亚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加快县城镇和中心镇扩容提质,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文化和产业支撑的特色小镇,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民变居民、农村变社区。大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实现公路、安全饮水、电、沼气、垃圾处理、广播电视、宽带网到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依法打击违章建筑,引导村庄集中布局、集约建设;继续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到2016年全省75%的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健全统筹城乡的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和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规范推进农村土地依法流转和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落户条件,逐步使符合条件进城落户的农民真正转为城镇居民。
第三,深化开放改革,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开放改革。建设国际旅游岛,破除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还要靠开放改革。必须深入解放思想,以敢闯敢试的担当,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创造体制机制的新优势,拓宽开放发展的新空间。在开放方面:一是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赋予的免税购物、出入境免签证、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型体育彩票等国际旅游岛开放政策,支持在琼独资、联合办学办医,全面提升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和水平。二是着力打造对外开放的新高地。经过多年不懈地开发、积累,洋浦开发区正强势崛起,海南将举全省之力加快洋浦开发开放,使之成为国际旅游岛的强力产业支撑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三是积极建设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国际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发挥三亚、海口以及海南东线国家休闲度假海岸的综合服务设施的作用,吸引更多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和国际性经贸文化活动在海南举办。在改革方面:重点深化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导向的“省直管市县”改革,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提高资源配置的集中度和整体效益。同时,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突出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行岛内无障碍旅游,继续深化农垦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等各项改革。
第四,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有利于刺激消费、开拓市场,增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内生动力,两者良性互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海南将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公平合理、普惠标准不断提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资源重点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一是全力改善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到2016年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38%以上。大力实施农村危房和库区移民危房改造工程,努力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二是千方百计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把增加收入列入对市县的重点考核指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三是加快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特色。四是进一步健全各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全面推行社会保险一卡通,建立社会保障标准合理增长机制,确保人人享有标准不断提升、管理规范有序的社会保障。五是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促进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建成辐射全岛的五大区域医疗中心和1小时三级医疗机构服务圈。六是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农村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扶持创作一批乡土文化、民族文化的精品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七是层层落实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打造海岛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改进信访工作,下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第五,坚持生态立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随着开发建设强度加大,海岛生态的脆弱性时刻提醒我们,要始终坚持生态立省,强化全民生态自觉,实施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工程,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一是大力推进绿化宝岛行动。要系统规划,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科学种树,见缝插绿,营造全岛天然大氧吧,到2016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努力达到62%,努力把海南打造成为空气清新、四季花开的绿色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二是努力建设绿色低碳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水电、气电、核电、户用沼气和工业沼气、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三是严格依法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坚持上项目决不降低环保门槛,开发水平不高,宁可不开发。依法依规、严格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生态核心区、重点水源地、重要海域,坚决禁止乱挖滥采矿产资源。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管网配套建设。四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加强全民生态教育,广泛开展绿色景区、绿色酒店、绿色工厂、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层层落实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环境产权和排污权交易制度,探索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第六,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关键在党。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经受“四种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的坚定性,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执行力和自觉性。一要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海南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二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三要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真正把对党忠诚、勇于担当、体恤百姓、热爱海南、实绩突出、清廉从政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四要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强核心工程”,在非公有制经济体和社会组织中健全党的组织,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五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行网上行政、网上审批、网上招投标和网上监管,严肃查处工程建设、征地拆迁、住房保障、扶贫救灾等领域的违纪违法行为,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施政的政治生态。六要切实改进干部作风。牢固树立抓作风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引导广大党员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把实干当成一种品格、把密切联系群众当成一种责任、把建设国际旅游岛当成一种使命。
海南地处维护国家南海权益的第一线,要进一步增强主权意识、国防安全意识和服务保障意识,依法履行职责,全力加强三沙市政权建设,大力支持驻琼军警部队建设、国防建设,为筑牢南海长城、维护国家主权尽到地方党委、政府的一份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