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演讲完下来还没坐稳,就有不少外国水利同行围过来。他们没有讨论学术,而是递上名片,接着就问我如何能与中国展开合作。”2011年9月9日,在德国柏林参加亚太周“水论坛”的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坤刚告诉记者。
“水论坛”汇集了来自新加坡、日本、德国、法国等国的近50名水利专家,他们一同探讨“水资源统一综合管理”这一重要专题。与治水打了27年交道的李坤刚应邀在论坛上做《中国水资源管理与防洪抗旱减灾》主题报告。
李坤刚从中国水资源面临的现实挑战谈起,概述了中国政府水资源管理的思路和已采取的办法,并着重谈了建立用水总量和效率控制制度、改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支撑手段等中国未来十年将重点推进的工作。
李坤刚说:“在水利信息化、污水处理、高效节水、山洪灾害防御等方面,国际合作的潜力可谓巨大,中国可依据国情,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做法,通过合作完善自身,”李坤刚对记者说。“不少外国同行与我接触的目的之一,也是希望确定未来合作的方向。”
在柏林一家技术中介公司工作的咨询师克劳斯吕迪格会后对记者说:“参加论坛之前,我对中国的洪水防御只是一知半解,因为德国媒体很少告诉我们‘中国做了什么’,而大多是‘中国没做好什么’。我现在才了解到,中国水资源区域分布如此复杂,管理上受到许多制约,而中国过去取得了不错的抗灾成绩,现在则确定了不少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其中,加强国际合作无疑是亮点之一。”
日本横滨法兰克福代表处首席代表冈本博之说,中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不少成就。中国可以考虑与其他国家分享自己的经验,特别是非洲国家和一些国情相似的发展中大国。“至于日本,中国可以在地下水管理和使用方面与之深入合作。”
印度环保学者哈什普罗希特告诉记者,印度与中国在许多方面国情十分类似,因此技术上相互借鉴的门槛相对较低。“在防洪减灾、高效利用水资源等领域,两国可以互相启发,互通有无,现在当务之急是政府层面和民间力量的共同推动。”
柏林亚太周创始于1997年,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6日开幕的第八届柏林亚太周以“食品、水和健康”为主题,在经济与科学论坛中下设“水论坛”“食品论坛”和“健康论坛”,邀请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05名专家共同探讨这三个重要的全球性问题。
(来源:新华网 编辑:谌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