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南洋商报》7日刊文指出,中日两国因钓鱼岛争端出现的紧张局面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中日关系的走暖对两国是有利的。中日两国应有大智慧和大格局从“小岛的魔咒”中走出来,去思考两个经济大国的未来。
文章摘编如下:
4月2日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认为,中日关系在6个月的“冰冻期”后,两国关系出现了回暖迹象。
日本在东北亚是孤独的,中、俄、韩和日本都有着同样的主权问题,日本和中国钓鱼岛冲突,说明日本在东北亚的地缘处境是难堪的。
钓鱼岛冲突带来经贸上的问题。相比内需市场很大的中国而言,外向型更强的日本对华市场依赖更重,中日两国经济角力也以日本的落败而告终。中日关系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否则中日两国都会吞下两败俱伤的苦果,这是中日两国的共识。
虽然中日双方因为钓鱼岛冲突影响了官方来往,但民间交往的渠道一直畅通。有利于中日关系改善的好消息还有不少。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访问日本,4月下旬,日中友好会馆会长江田五月还将到中国访问。
被视为“知华派”的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携夫人访华并参加博鳌论坛。共同社认为,这将缓和因钓鱼岛问题陷入紧张的两国关系。
更重要的是,将中日关系扯入麻烦境地的石原慎太郎日前重病在养,他的鼓噪减少,也舒缓了中日钓鱼岛冲突的舆论热度。
3月28日,中、日、韩三个东亚国家结束了首轮自由贸易协定谈判(FTA),为三国建立自贸区打下初步基础。虽然这一谈判必然面临艰难险阻,但从首轮谈判的效果看,中日韩三国在面对历史情结和岛屿主权冲突等麻烦问题时,依然体现出地缘大局意识和经济理性。
中日两国应有大智慧和大格局从小岛的魔咒中走出来,去思考两个经济大国的未来。东北亚的春天是美丽的,在桃花缤纷和樱花烂漫的时节里,中日关系如果能突破寒冬的桎梏而走进和煦春风里,符合两国利益。
(来源:中新网 编辑:小唐 )